第523章 南洋西域(1 / 2)

加入书签

 这里的详情也不急在这一日说,朱棣遂问道:“对面的满剌加,那个从三佛齐逃过去的王子愿意臣服我大明么?”圣旨早在他们来南洋之前就已经发出去了,所以朱棣问到。

“已经臣服了,上个月他亲自来了我这里一次,说等大明册封的蒲王就封时归降。”朱模说道。

“他还算识趣。”朱棣说道:“陛下已经预备好了两份圣旨让我们带过来,一份是如果他愿意归降,那么封他为侯,送回京城居住;若是他不愿归降,少不得拿他的人头祭旗了。”

朱模对于朱棣杀性这么大不太赞同,在他看来大明在南洋封王,虽然南洋所有的番国绑在一起也不是大明的对手,但还是觉得以怀柔为主,用兵为辅的好。不过此时既然三佛齐王子已经投降,朱棣说的第二种情况已经不可能发生,他要问的就另一个问题。

“四哥,不把他暂且留在当地稳固局面么?”

“不必,他也不过是洪武三十年才逃到的满剌加,手下也没几个人,我与允商议之后都觉得不必用他。”朱棣说道。

既然他们二人都这样想,朱模也就不在多话。只是他又想起一事,问道:“允又派过来两个卫的水师干什么?难道又要在南洋打一仗?”

听他说起这件事,朱棣说道:“是允听说了渤林邦国欲向大明朝贡,然后知道了渤林邦国现在也是汉人主政,并且还是横行南海的江洋大盗实力很强,害怕他有什么不轨之心,所以又派了两个卫过来。”

“原来如此。陈祖义的水师确实有些实力足以和大明两个卫周旋,可是他既然愿意朝贡,就说明他不会有什么不轨之心,允太小心了。”朱模说道。

“他大概不知道,又派了两个卫水师过来对南洋的震动有多大。这阵子无数南洋小国派出使臣来旧港小心翼翼的探听消息;本地的大户也都问我陛下是什么意思。”

“那你和他们怎么说的?”朱棣问道。

“还能怎么说,告诉他们大明有意探索西洋呗。不过我觉得他们并不相信。不过,他们信不信也无所谓。”朱模道。

朱棣忽然问道:“你说这陈祖义愿不愿意投降大明?”

“四哥你的意思是,陈祖义愿不愿意加入苏藩国吧。”朱模笑道:“这我可说不好。不过他之前一直是江洋大盗,未必愿意受到约束。”

“那要是我暂且不束缚他呢?让他地盘不变、手下的兵不变、手下的文武官员自行任命,只是名义上服从苏藩国,打仗时跟随咱们出兵;这样他会不会愿意投靠过来?而不是为番国国君?”朱棣说道。

“四哥,”朱模有些惊讶的说道:“你,愿意放权?”在他的印象中朱棣可不是这样的人。

“陛下都愿意放权,为何我不能?”朱棣说了这么一句话,见他们都不信,笑道:“自然不是永远让他如此,但现在首要之事是占据全岛,暂且让他逍遥一阵也无妨。”

“当然,”朱棣回过头对朱高煦说道:“高煦,你才是苏王,一切还要你最后拿主意,爹不过是建议。”

“爹的话很不错,先平定了全岛后再对付这些听调不听宣的人,儿子并无异议。”朱高煦说道。不过他内心到底是不是这样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几人又商议了几句,眼见天色已晚,各自散去休息了。

第二天开始,朱棣与高煦一起接见了无数当地人,既有大户豪门,还有寺庙高僧,以及久居当地的汉人统领。

朱棣、朱高煦和这些人说着半真半假的话,许下去无数承诺,让这些人安心。

朱棣虽然一向杀伐果断,但此时将自己锋利的一面全都隐藏了起来,还表现出了对佛教的虔诚,成功让当地人都安下了心。

朱模见已经稳定下来,带着自己的左右相前往了南婆罗洲自己的封地。

又过了几日,朱棣与朱贤带着一卫水师前往满剌加接收逃过去的三佛齐王子的政权。朱高煦看着父亲的背影说道:“父亲,多在满剌加待几日吧,不是还要修筑蒲罗中城池?慢慢修,等到城池修好了再回来吧。”

西北,哈密城。

朱尚炳骑着马,缓缓跺进了城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