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城里的火车不冒烟(2 / 2)

加入书签

张海去开果然没费多大时间,短短几分钟就把介绍信开了出来,然后他就留在公社听取公社领导的指示。

拖拉机到向阳桥的时候万峰和张闲下车,这里离客运站只有一百多米的距离,如果坐到县医院反而离客运站更远。

这里这是红崖县的城边了,由客运站再往西二里地就是前窑。

后期红崖县扩建客运站搬到了西南方向的曙光村,离这里超过五里地。

万峰空着手,张闲背着个兜子,两个人晃荡进了客运站。

昨天万峰就打听好了,从红崖开外渤海的客车一共有四趟,分别是早班五点半,二班六点半,三班八点,四班八点半。

现在已经超过八点,前三班车已经发车了,他们只能做第四班。

从红崖到渤海二百八十公里,单人票价两块五,要做近五个小时的车。

万峰买好了车票,到点后上了客车。

客车是那种最老式的小窗客车,外面的颜色红白相间,后面有一个弧形的圆屁股,非常的难看。

在很多八十年代以前的电影里经常能看到这种客车出镜。

难看还是次要,主要是这种车速度非常的慢,最高时速六十公里,其实也就能跑五十左右,都没有后世的某些变态电动车跑得快。

后世有些电动车可是能跑出超过六十公里的时速。

车上的人并不多,毕竟那时除了公干的人寻常百姓哪有时间和经济坐车玩儿。

万峰和张闲分别选择了一个靠窗的座位,接下来就漫长的坐车时间,起先两人还兴致勃勃地看风景扯闲篇,到最后都哈欠连天地靠着靠背睡觉了。

一路颠簸下来,到渤海市的时候已经是午后一点了。

下车后两人一脸茫然。

上一世万峰来过两次渤海,一次是九二年,一次是一五年。

别说和一五年比就是和九二年比,八零年的渤海也惨不忍睹。

那时金州区还叫金县,开发区还是一片滩涂,甚至沙河区的大部分地区还处在乡村程度,唯一繁华的地方就只有中山区了,就连干井区都荒凉无比。

万峰记忆里仅有的一点关于渤海市的印象也找不到一点吻合的地方。

张闲盯着大街上跑的有轨电车出神,他是头一回看到在城市里跑的火车。

“这火车为什么不冒烟呀?”

“山炮,这是有轨电车用电的,少说话别让人说咱是乡下来的。”

“咱不是从乡下来的吗?”

“就是也不能说,先找旅社然后去吃饭。”

他们两个下车的地方叫香炉礁,几年后渤海市第一座立交桥就在这里,而现在也就是后世一个乡镇政府所在地的规模。

在客车上万峰打听过售票员,售票员告诉他这附近就有一个国营旅社。

两人就沿着大街转悠,在离香炉礁客运站二百米远的地方两人终于看到了这家旅社。

卖票员的觉悟非常的高,拿着万峰两人的介绍信看了半天,这年头两个不足二十岁的青年单独出门真的不多,尤其其中一个看着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

十二人间的大通铺,一人一块钱。

服务员把万峰他们带到一间这样的屋子里,冷着脸扔下一句洗漱间和卫生间在走廊的另一头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幸亏这旅社就特么一条走廊,否则上个厕所都得找半天。

安排下住宿的地方,两个人就去吃饭,饭店他们倒是没费事就找到了,刚才找旅社的时候已经看到饭店在什么地方了。

已经过了午餐时间,饭店里的人也不多。

两人要了两碗米饭和两个小菜吃到了肚子里。

“下面我们要干什么?”张海打了个饱嗝问。

是呀,下一步干什么呢?万峰心里也没谱,这里他也不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