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0章 杨正昆的前世(2 / 2)

加入书签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吃完饭万峰拍韩广家亲自送王宣回家,并叮嘱要亲自把王宣送他住的家门口或者他家居住的小区门口。

这种人物可不能出问题,他赔不起。

晚上回到旅店万峰躺在床上就开始回忆这个杨正昆是谁。

这个人他非常的陌生,但绝对不是他不知道的人。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他的记忆系统就告诉他这个人的事情他一定看过。

但是想了一个多小时万峰也没想起杨正昆的点点滴滴。

万峰决定用排除法,去捋这个人,说不定还能把他从记忆缝隙里捋出来。

首先他是一个玩电脑的,这样就确定了一个范围,那些造船造车就的行业就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既然是玩电脑的,十有**会和后世的那些it互联网公司有联系,而且还不是那种二流三流,一定是一流的。

否则他也不可能在万峰的记忆里留下痕迹。

一流的公司也就那么几个:滕训、心浪、网意、搜湖、白度、阿礼。

万峰首先排除了搜湖,在他重生的时候搜湖已经日落西山,已经不配称为一流了。

网意?好像老总专心养猪了,养猪需要的科学含量就不应该是是杨正昆这类人该去的地方了,也应该和他没关系。

心浪?可能性也不大。

按照一个科学家的性格和网意、心浪、搜湖这种实时性的网站应该没太大的联系。

这样三个互联网公司就被排除了。

接着是滕训。

滕训专注于社交软件和游戏开发,这种科学家去开发游戏,想想就不对路子。

那么剩下的就是阿礼和白度了。

万峰的排除法还是非常靠谱的,因为这个杨正昆和这两个公司都有关系。

杨正昆最大的兴趣是想把科研运用到工业上去,而且还是要亲自动手的那种。

他在北大待到二零零二年,觉得实在没什么搞头了,就投身了工业界。

当然不是那种打铁拧螺丝钉的硬工业,而是那种网络上的软工业。

他先后去了理想和维软,后期去了白度。

先做做激光照排,后转向无线网络协议,最后到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系统就是数据库。

当时白度还在采用的就是加固文的数据库。

作为华文最大的搜索引擎,白度每天都要抓取无数的内容,数以万亿计的网页,而且数据量还在迅速增长,百度的服务器和数据库如果全部使用ioe,成本高得惊人。

分布式系统正是百度需要的。

但是杨正昆在白度两年没做出什么成绩,正好白度采用了开源式数据库,他就光荣下岗了。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杨正昆就到了阿礼。

当时杨正昆面前两条路:一是加入正在快速发展的掏宝业务团队主管技术,这是一条能看到未来有发展机会并且相对轻松的道路,赚钱升职都会轻轻松松。

另一条路就是自己组建团队,干他在白度没干成的事业。

</br>

</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