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三国主联手,僵持,灭苏白(2 / 2)

加入书签

带出这些封印住的百维异兽,到了外面的空间之后,林锋就在地下挖一下坑,深处地下深处,就释放出一头百维异兽,威逼对方归顺自己。

并且,有一团团记忆光团现身说法。把自己麾下的实力一一展现在对方面前。

那头百维异兽不从,林锋直接将之轰成渣渣,打入地底更深处,让大地深处的神秘意志吞噬。

另外那些被封印着的百维异兽,通过封印看到外面的情况,一只只愤怒异兽。但林锋不理会,只是一头头释放出来,一头头地强行收服。凡有不从者,就都轰入地底深处。

片刻之后,收服得五头百维异兽。然后再领着这些异兽匿迹前往另一处秘境当中。

一个个秘境扫过。林锋只针对百维秘境行动。里面的异兽统统擒拿出来,也不浪费时间浪费工夫,不肯被林锋收服的异兽就都统统镇压轰入地底,肯收服的就给它们的精神核心加持禁制。一念之间就能灭掉它们。还可以控制它们的行动。

没多久之后。探察小队探到的第一批百维秘境,就被林锋扫荡过了,身边聚集的百维异兽已经达到一定数量。接着。再前往下一批百维秘境。

身边的百维异兽数量越多,新抓获的百维异兽就更容易臣服。

时间流逝,一个个秘境被横扫,计划进行得一直很顺利。

林锋不禁有些怀疑:“雷轩k们难道就不打这些百维秘境的主意吗?k们如果已经拥有了百维异兽做坐骑,应该也能收服新的百维异兽的。”

林锋猜测,如果雷轩k们要收服新的百维异兽,可以动用已收服的百维异兽做坐骑,再匿迹接近未收服的百维异兽,虽然不敢说一击必杀,但也能通过偷袭轻易击败百维异兽,理论上来说,也能成功收服的新的百维异兽。

“白嫣,浩元,接下来你们模拟一下,骑着百维异兽,匿迹前去偷袭百维秘境当中的异兽,将里面的百维异兽擒拿出来。”

白嫣跟浩元领命而去,林锋匿迹在暗处观察,结果惊讶地发现,有一些百维异兽,居然能提前发觉白嫣k们接近。哪怕k们已经匿迹了,仍然能有所感应。

还有一些百维异兽,被成功击败。但一个秘境当中,连续几头百维异兽被偷袭成功,其它的异兽都警觉起来,再发现那偷袭者,就会群起而动,远程发动攻击,百维层面的力量一起朝这边涌来,让白嫣跟浩元不得不狼狈逃窜。

还有一些百维异兽,实力强横,被偷袭轰击之后,并没有直接被击败,防御能力超强。

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困难,不难克服。但关键是,很多百维异兽被轰杀之后,居然能迅速重新聚拢成形,消散于这秘境中的精神念力,不是被其它百维异兽吞噬就是重新聚合成。除非能在一击之间毁掉其精神核心,再镇压封印带走。但是,那样的情况,相当少。

“原来如此……百维异兽的弱点,始终是精神意志的强度不足。如果使用超强的精神意志轰击,足以轰碎其精神核心,它们的恢复速度就变得极慢,可以轻易镇压。但如果动用百维之力轰碎百维异兽,它们却能迅速恢复,如同用水流冲击水元素,如同用火焰轰碎火凤凰,对方都能轻易恢复过来。

“如果是雷轩k们,想要有足够强大的精神意志一举磨灭百维异兽,那么,必须借助国器投影,让其它极限强者的精神意志加持过来。但这样一来,就不是偷袭了。如果不借助国器投影转移其它极限强者的精神意志过来呢?k们的精神意志够不够强?能不能一击灭杀百维异兽?”

林锋让曾经的太上长老浩元前去再试一次。浩元的精神意志强度不如雷轩。

k在动用常规手段的情况下,匿迹,偷袭,一击可以重创百维异兽的精神核心,但不能将对方一击灭杀。对方重创后会迅速逃跑。

但如果浩元使用林锋的那种绝招,将百维异兽迅速困住一个低维时空当中,以强大的精神意志加持给低维法则,令百维异兽只能动用低维法则层面的力量,再一举灭杀,却能轻易重创。

看到这情形,林锋松了一口气。

“看来,雷轩k们收服百维异兽的速度,不可能跟我这边相比了。甚至,k们是否全力收服百维异兽,都值得怀疑。我甚至怀疑。k们之所以弄出那么多手脚来对付我,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去针对百维异兽。”

这场战役,决定双方最终胜负的因素有几个,一个是高维层面的异兽的数量。一个是极限强者的数量,一个是超脱之钥的储备。

前两个方面,其中一个占据绝对优势,都会有极大可能获得胜算。

“极限强者的数量多,能调动的精神意志强度足够强,但是,十名极限强者的精神意志。只能碾压五名极限强者的精神意志。碾压不了六人。百名极限强者,时迟那时快,林锋的百维结界与苏白的百维结界对撞,两相抗衡。这一刻,数千百维异兽扑出,每只百维异兽身上都涌现出浩瀚强大的精神念力,刹那间就撕裂了己方与对方的百维结界。

苏白的国器绽放出强烈光芒,一刹那间就将林锋这边的近百头百维异兽给轰成渣渣。但是,剩下的数千头百维异兽,却如瀚海之潮涌向沙堡,不足万亿分之一秒,就将苏白与其手下完全湮没,冰国国器更是被强大的百维时空之力硬生生轰飞出去。

堂堂冰国,纠缠了林锋一年之久,躲避了一年之久,如今,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未完待续。。)<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