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舞马觉学笔记(2 / 2)

加入书签

即,任何觉醒徒都暗自对应一个未知的妖怪(舞马起名为本命妖怪)。觉醒徒的能力与妖怪息息相关。”</p>

……</p>

经过关于对图鉴的研究,这个定理适用于迄今为止出现在舞马身边的每一个觉醒徒。</p>

刘文静除外。</p>

可说不准以后刘文静的妖怪也会蹦到图鉴里。</p>

从【舞氏第一定律】中倒推其实舞马不是觉醒徒,因为图鉴里没有他所对应的怪物嘛。</p>

“【舞氏第二定律】:又称【舞马觉学第二定律】,【觉术定律】——</p>

即,每一个觉醒徒都掌握至少一样觉醒术。否则就不是觉醒徒。”</p>

“【舞氏第三定律】:又称【舞马觉学第三定律】,【起灵物定律】——</p>

即,每一个觉醒徒都拥有至少一个启灵物。启灵物可以出现在现实世界。”</p>

暂时只能想出来这么三个。</p>

而且第二条第三条实在粗糙极了,很有待完善。</p>

舞马还写下了两个现阶段无法验证的猜想,即:</p>

“【舞马第一猜想】:每一个觉醒术都存在时间上的使用限制(急射绿的黑雾)。某些觉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被打断(田德平的祭祀·宇文剑雪的雪花)。</p>

【舞马第二猜想】:每一个觉醒徒只要保持成长,就会开发新的觉醒术。每一个觉醒徒都可以开发一套系列觉醒术——彼此关联,逐级铺垫,相互配合,类似技能树一样的觉术体系(田德平的【狂躁之风】【躁动之风】)。”</p>

舞马非常满意地看着纸上写满了自己名字的各种定理和猜想,这让他不禁联想到上学的时候看着大片大片挂着别人名字的序列定理,什么动者恒动静者恒静。我舞马不是也伟大地写出来了么。</p>

另外,这次夜袭战中还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物事——那个被突厥俘虏称作苏农玲花的突厥女人插在地上带着钉子散着蓝色光芒的眼睛。</p>

舞马在闲庭信步运送被俘百姓之余仔细观察了那个蓝色眼睛——</p>

它插在地上之后很快就消失在舞马的视野之中,虽然当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想来苏农玲花不会闲着没事干乱插眼睛玩的。</p>

在和刘文静专门探讨之后,舞马才晓得这个蓝色眼睛被称作【不欺之眼】,只要插在地上就能看见四周隐匿的物事。</p>

突厥人把这种天生带着奇异能力的东西唤做艾布,隋朝的觉醒徒则称其为【灵物】。</p>

“天生的灵物?”舞马当时是这么问的。</p>

“那你以为呢,”刘文静道:“舞郎君以为这种东西我们能造出来嘛?”</p>

“那【不欺之眼】结社率是从哪里搞来的?”</p>

“虔诚,虔诚的祈祷。”</p>

“你倒是说明白点啊。”</p>

刘文静则托词太晚太困改日再聊神神秘秘告了辞。</p>

舞马回来之后越想越觉得【灵物】这个名头实在太过普通,于是在【舞马觉学笔记】专门增加了一栏【专有名词】,写道——</p>

觉醒物:即天生带着奇异能力的物事(突厥人称艾布)。</p>

考虑到此类物品一定十分稀少,舞马决定为它们逐个编号记录在册。</p>

“觉醒物1号:【不欺之眼】,拥有者苏农玲花,一个插在地上就能看见四周隐匿物事的眼睛。”</p>

他满意的看着觉醒物这三个字,琢磨这次伟大的起名也一定可以留名青史。</p>

不知不觉天就快亮了。</p>

舞马写到这里,停笔看了看满纸的非凡成果,充满自豪感和成就感的同时,亦觉得这真的是一项浩大工程。</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