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信息最难估量其价值(1 / 2)

加入书签

 次日上午,陆羽一行人前往水木大学。

看着坐在商务车前排玩手机的葛云聪,陆羽忍不住问到:

“你说你好歹也是云汉科技的高管,走出去妥妥的技术大佬,出趟差,怎么就那么寒碜?”

葛云聪回头看看陆羽,又看看陆羽身边的许程亮和周菁:

“我应该多带几个程序猿?”

陆羽抬头望着车顶,无言以对。

周菁忍不住说到:“一个CEO,怎么也该有工作秘书之类的吧?你总不能什么事都自己做。”

葛云聪大感诧异:“工作秘书?具体是做什么工作?”

周菁:“安排你的工作行程,处理一些简单的事物等等。”

葛云聪更加疑惑:“我天天不是写代码就是写代码,要不就是安排人写代码,需要吗?”

周菁:“……”

葛云聪再接再厉:“再说了,你说的那些工作,让小灵做不是更好吗,而且小灵还可以做的更多,永远都不会出错。”

周菁也抬头望着车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

到了水木大学校门口,周菁给李教授打了电话,没过一会儿,李教授一行人到校门口来接陆羽等人。

陆羽笑着和李教授打招呼:“又见面了,李教授。”

李教授:“哈哈,当时在展馆交流的时候我就觉得你肯定不简单,可我怎么也想不到,如雷贯耳的云汉科技会是你的公司,你可真是真人不露相啊。”

陆羽:“在各位学术泰斗面前,我可不敢自称什么真人,李教授你可别给我带高帽。”

随后,李教授给陆羽介绍了同行的其他教授,都是参与过天机芯片研发具体工作的。

陆羽也一一同他们握手,不管此前是不是真的听说过,反正先是一顿久仰之词,再熟络寒暄。

相互认识之后,一行人出发去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参观他们的芯片研究项目。

……

认真说起来,水木大学从12年开始,就瞄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通过人才引进布局类脑计算。

在14年的时候,依托精仪系,成立了联合七个院系的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正式开展跨学科融合研究。

15年第一代天机芯片问世,芯片制程约为110纳米,相当于只是小样,用于理论验证。

17年研发了第二代天机芯片,具有高速度、高性能、低能耗的特点,制程缩小到28纳米。

发展到现在,天机芯片相比于其他顶尖智能芯片,其功能更全,灵活性和扩展性更好,密度提升20%,速度提高至少10倍,带宽提高至少100倍。

当然,这些都不是陆羽看重的重点,陆羽看重的关键,在于天机芯片可以同时支持机器学习算法和现有类脑算法。

小灵身上用到很多新的类脑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市面上根本没有最相匹配的芯片,目前都是采购性能最优秀的芯片勉强使用。

如果能研发出最相匹配的智能芯片,小灵的算力无疑会提高很多。

这便是陆羽到水木大学来的目的。

……

参观完芯片研发项目,陆羽和李教授一行人到了一间会议室,接下来便是要谈合作事宜。

葛云聪先是代表云汉科技说了很多关于芯片的具体要求,并拿出一份详细参数。

李教授等人都是常年从事研发工作,对这些参数再熟悉不过,皱眉看着文件,思考以他们的研发能力能否做到。

这些参数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文件中关于新类脑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的概要描述。

李教授他们也算是见多识广,对人工智能领域不敢说全部了如指掌,但大致的发展方向、算法类型等等还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但手中文件中的算法类型,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有一些用前沿理论还能够解释得通,还有一些,完全就是摸不着头脑。

这让他们很难受,知道这些算法云汉科技肯定是实现了,但不知道他们具体是怎么实现的。

对搞研究、做学术的人来说,这太折磨人了,就好像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为什么1加1要等于2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