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真言逆耳(2 / 2)

加入书签

“那你说这样还对了?见小利而忘大义?”李隆基看着他问道。

“瞎扯淡的事儿,你这个想法在根子上就是错的。”陈文睿撇了撇嘴。

“百姓遭了灾,朝廷赈灾、免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为啥要老百姓感激?家都快破了,还有那个心思么?每天坐在家里只能喝粥,有的连粥都喝不上,然后高声喊朝廷真好啊,这样有意思?喊给谁听?喊来何用?”

“那朝廷不也是体恤百姓,调拨钱粮么。”李隆基也不服气了。

“所以我说你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在根子上就错了嘛。百姓是朝廷的子民,家里的娃受灾了,当爹妈的不得管?”陈文睿笑着说道。

“你要搞清楚,朝廷赈灾是为了让百姓称颂还是为了让百姓活下去。活都活不下去了,那些歌功颂德还有啥用?吃饱喝足了,闲暇时念朝廷的好才是真的好。”

“李麟帮百姓们耕地就是一件小事,却得到了百姓的拥护。那是因为他在日常生活中就关心百姓疾苦,而不是在百姓们有了灾难之后才想起来。这就是一个主动和被动的问题,你说该不该感谢?”

“今年我这里会有大工程,得修码头啊。华池县附近的百姓们要是能快些把地耕种好,在我这里做工也能多赚几百文。”

“大家伙都知道这么个事,就算是花上一些钱来租犁还是有得赚。这还仅仅是一户人家一个人,若是家里边的壮劳力多一些,就能赚更多的钱。所以这个事情你就别纠结了,根本都是用不着的事情。”

李隆基皱眉沉思,听着陈文睿的话好像也确实有些道理。

“其实收买人心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但是有一点要搞清楚,得从实际出发,替这些人考虑。”陈文睿又接着说道。

“老话说的好,救急不救贫。可是对于现在的很多百姓们来讲,他们也是真贫。不是他们不想过好日子,而是各种遭遇让他们只能在底层生活。李麟帮他们免费耕种,这就是救急,可不是救贫。”

“要我说啊,朝廷的父母官们都能这么想才好呢。有些事情其实明知道得做,可是却没法做。就说河道清淤,李麟想做不敢做。怕背上劳民伤财或是跟我同流合污的名声,所以只能我花钱来做。”

其实陈文睿很想跟李隆基说一下河道清淤的重要性,只不过这个话题聊开了可能就会涉及造反嫌疑。

因为玩水第一人就是隋炀帝啊,也正是因为他修运河才会被天下人诟病。可是现在的唐朝呢?也在承受着大运河的福泽。这个事情他敢说么?说了那就会出大问题的。

李隆基的眉头紧锁,刚刚听到陈文睿的话,让他的脑中灵光一闪好像是想到了啥。可是再一琢磨呢,那道灵光又跑没影了。

不过对于百姓们现在对李麟的称颂和朝廷赈灾的不念好他倒是想明白了,虽然有些无奈,也得去接受。

今天确实是听到了真话,略微有些刺耳,也让他有些受打击。忠言果然逆耳,可是这个真话也并不是想听就能听得到。

给陈文睿看得都有些诧异,今天的三叔有些多愁善感。一门心思的吃喝玩乐就得了呗,还那么忧国忧民的干啥?你忧心得多了,备不住扛霸子就把你给咔嚓了,因为你想得太多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