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一说就多(2 / 2)

加入书签

“如果人人都如你这般想,岂不是国将不国,都将钻到钱眼里去。”李隆基沉着脸说道。

陈文睿无奈的摇了摇头,“租庸调的本意就是减少百姓们的负担,如果百姓们丰收了呢,愿意缴纳赋税又该如何?”

“所以这个问题的根本不是啥爱国不爱国,而是如何把百姓们的收成搞上去。假若每个县缴纳的赋税都是足额的,就算是挪出来一些钱正经做工程、给工钱,那也没什么吧?”

“再说了,朝廷也有自己的买卖,就像现在的盐。将来的收益都是会充到国库中,将来哪个地方受灾了就可以支援一下。”

“那是不是可以再多鼓捣一些买卖啊?就像我以前说的那样,做到别的国家去,赚他们的钱,不香么?”

李隆基的眉头皱得更紧,想要反驳陈文睿,可是仔细想想好像他说的话也很有道理。要是朝廷能够收上来足够的钱粮,可不就是不用租庸调了么。

只是现如今的天下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灾情,在这方面的支出就有很多。这些受灾的地区也只能通过租庸调来平衡一下,要不然老百姓的日子就更不好过。

所以想啊想的,他又觉得陈文睿刚刚这番话有些谬论的感觉。但是陈文睿也有一个前提啊,就是问题的根本还是老百姓的收成。

“你到底要说什么?”李隆基搓了搓脸问道。

“啥也没想说啊,就是话赶话的说到这里了嘛。”陈文睿耸了耸肩膀。

“慢慢来吧,人们的日子总归会好过一些的。尤其今年大部分地区都用了我产的新犁,到秋收的时候就能看到收成能不能提高了。”

“这个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需要论持久战,也需要因地制宜才行。现在就不要去想这些烦心事了,你就放心吧,第一辆乘坐用车肯定是给你的。”

刚刚讨论的问题太深奥了,陈文睿可不想继续下去。自己这个嘴又是个没把门的,指不定还会说啥出格的话。

李隆基好笑的看了他一眼,“看来以后有时间我还真的应该多到你这里转一转,总是能够听到一些新奇的看法。”

“可别介,您就正常频率来就成了。您这个身份太高,连万骑司的人都会偷偷给你打小报告呢。”陈文睿很幽怨的说道。

“那么小心眼儿干啥?你这里又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你怕啥怕?”李隆基瞪了他一眼。

“没啥怕的,弩快造齐了。你看看啥时候安排人给取走吧,放我这里还占地方。还有你送来的厨师,再有几天也能整明白了,也一并领走。”陈文睿说道。

“孺子可教,可得让他们有高水准才行。不让你吃亏,等你成亲的时候我到宫里看看,帮你踅摸物件去。”李隆基满意的说道。

一听这个,陈文睿脸上愁云散去,直接变成了大晴天啊。这个好,宫里的物件啊,都能当传家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