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试飞(1 / 2)
沈阳,厂还是那个厂,仓库还是那个仓库。
一个月前,正在与战俘们紧张排练的张振华突然接到通知,让他立刻返回国内。接到命令的张振华立刻搭车过了江,刚到国内就被送到了这个一年前曾经来过的地方,还是和那些曾经合作过的老技师和工程师在一起工作。和上次相比,这次又多加了几个人。细问之下,他们都是参与过中国第一架直升机——“蜂鸟”号研制工作的人员。不知道上级从哪里把他们给调来的。
令张振华惊奇的是,这才不到一年的时间,曹刚工程师他们已经把第一架试验型单人轻型直升机造好了一大半了。好吧,虽说它的发动机是由一辆卡车发动机改的、顶部的旋翼还没看见、就连外壳都还没有,完全就是一个架子,但……即使这样也有点快了吧?
曹刚看出了他的疑问,笑道解答道:“小张,这可是我们这几个老伙计还有厂子里的工人同志们没日没夜努力的结果,快是快了点,但质量还是信得过的。”
张振华点了点头,“我相信您说的。那您把我找来是有什么事吗?您几位可是老前辈了经验比我多得多。”
曹刚笑道:“小张,你太客气了。你年轻、脑子灵,思路也比我们新。找你来就是信得过你,就不要推辞了。”说着把张振华拉到直升机前,介绍道:“你看,现在问题主要是卡在这里还有这里……我们总感觉不大对劲,你来帮着看看。”
“这样啊……,”一提到工作,张振华立时进入了状态,开始和众位师傅们一起研究、探讨各种解决方案,并反复地进行试验。
半个月后,三片钢梁木制结构的旋翼运到了,曹刚说这是第二副,第一副纯木制旋翼在几个月前的发动机试车中断了,而纯金属材料制成的旋翼以目前国内的冶金和锻造技术还无法完成。
旋翼安装完毕后,就开始进入了紧张的调试、修改阶段。这段时间以来,张振华和这些师傅们几乎吃住都在这间仓库里。随同旋翼一起来的,还有一名从空军调来的试飞员。大家一同在这间仓库里,为这架试验型的直升机一起努力着。
不知不觉间,张振华已经到这儿一个月了,飞机的室内安装调试工作已经完成,现在该是检验这架飞机真实性能的时候的。
头一天晚上,有专人把这架飞机从库房拖了出来,拉到了郊外一片开阔的空地上。在这里,全副武装的军人在四周严密地把守着。防止不相干的人员进入。第二天一早,第一次试飞开始。
张振华此前曾特意叮嘱曹刚,“曹工,第一次试飞先不要飞得太高,万一出点什么事也好解决。毕竟咱们国家培养一个飞行员不容易。”
曹刚对此深表赞同,“说得不错。”当即向有关领导汇报了这一想法,领导也完全赞同,遂叮嘱下面的工作人员,“一切以安全为重。不可操之过急。”
第二天上午九点,试飞正式开始,飞行员坐进驾驶室后,向外打出了准备就绪的手势。随着发令员一声哨响,飞机的旋翼缓缓转动起来。随着发动机“突突”的轰鸣,四片桨叶越转越快。桨叶带起的巨风吹得四周的人不住地向后退去。
几分钟后,飞机的起落架开始慢慢地离开了地面,晃晃悠悠地往上升去。所有人都握紧了拳头,两眼紧紧地盯住了飞机的底部。一寸、两寸……半尺、一尺,眼看着飞机已经升到了两米多高的半空中。曹刚对发令员道:“告诉飞行员,保持这个高度。再做几个简单的动作。”
发令员当即按照他的指示打出旗语,飞机当即停在半空,跟着做出了前进、后退、左右转弯等动作。周围发出了一片欢呼声,曹刚用力挥舞了一下拳头,“很好!告诉飞行员,可以下来了。”发令员再次打出指令,飞机缓缓地降了下来。
飞机停稳之后,关闭了发动机,所有技术人员一下子围了上来。有的询问飞行员操作的感觉,有的检查飞机的机身状况。
曹刚走到张振华身边,“小张,咱们这次算是成功了吧?”
张振华一笑,“只能说成功了一点,摸到了一点门道而已。这种以活塞式发动机为主的机型毕竟还是简单了些。当然如果咱们要搞小型民用直升机,这也差不多够了。我们可是有着更高的目标要求,所以还要继续努力。”
“说得不错!”洪学智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两个人急忙转过身,只见洪学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来到了这里。
“首长好!”众人急忙敬礼问好。洪学智摆了摆手,“同志们,不要客气,你们继续你们的工作。”说着走到了飞机面前,上下看了看,“了不起啊!这么短的时间里,你们就能研制出来,并且一次试飞成功。了不起啊!”
曹刚忙道:“首长,这还只是试验阶段,离真正的成功还差得远。”
张振华也道:“没错!就像毛主席说的,‘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
洪学智一笑,“我也晓得,大家还得再接再厉呀!对了,这次来还是为了找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