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美丽人生(2 / 2)

加入书签

基多明显做到了这一点,他以身作则,灌输给朵拉的生活观念,明显让朵拉心花怒放。电影之中精致的巧合和幽默的诙谐。简直可以算是一部古今中外通用的撩妹大全。正因为有了这些技巧,基多这个酒店侍应生、开书店都被拒绝的草根,才能成功逆袭朵拉这个白富美。

在电影的后半段,约书亚出生。自此以后,电影的主角就变成了约书亚。基多退隐二线,导演罗伯特贝尼尼如此做的原因,是希望将“美丽”这个特征继续下去。如果主角仍旧是基多的话,那么基多面临的劳作、面临的饥饿、面临的死亡威胁,便成了无法回避的沉重话题。

如果基多继续做主角,那么故事势必成为庸俗的桥段——基多努力求存。酸甜苦辣,而约书亚则是其痛苦时的开心果。到结尾,为了圆满剧情,突出痛苦,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就是约书亚死亡,要么就是基多带着约书亚死里逃生。反正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称不上什么美丽。

所以,主角只能是萌萌哒的约书亚。而为了美丽继续,被发配往集中营的苦难。成了父亲基多口中的一个游戏。

对于儿童来说,生活的精彩之处就是游戏,而对于成年人来说,游戏的精彩之处就是生活。约书亚在基多一系列机智的引导下。开始了一场生死之间的“游戏”。并由坦克这个细节展开。

因为主角是约书亚,事情是一个“游戏”,所以,在约书亚的眼中,所有的恶念,都被父亲基多在循循善诱中变成了美好——这便是“美丽人生”之中最美丽的所在。

罗伯特贝尼尼。以隐喻的方式,以儿童的视觉,将善恶之念,表达的淋漓尽致。虽然,在成年人的眼中,世界并不是黑白分明的,不黑不白的灰色,反而占了主要部分,但是在儿童约书亚的眼中,世界只分为游戏部分,和没有游戏的部分,黑白分明。

其中,对于人性和无人性对峙的隐喻,因为主角约书亚的存在而变得柔和。最终,阳光洒落,一辆美国人的坦克驶入德国人的集中营,约书亚获得了他努力已久才得来的礼物。

后世的文本评论中,有许多评论者会对一些文本进行文学表扬,最常用的一个词便是“笑中带泪”的效果。而在诸多文本中,真正有“笑中带泪”效果,并药效鲜明的,只有《美丽人生》一部而已。

阿尔伯特和华纳兄弟几个,从事电影行业已久,但是,这种质量的剧本,也从未见过。几个年纪加起来有一百多岁的半大老头,人手一部《美丽人生》的剧本,看得忽而大笑,忽而落泪。

让华纳公司的众人惊讶不已——话说,什么剧本能有这样的威力?这几个老板,难道是赚钱赚成神经病了不成?

自然,这几个老板没有变成神经病,但是,在看完剧本后,华纳兄弟几个,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心情。原本,按照正常程序,一个剧本,无论是谁写的,都要交给手下专门的部门,进行层层的润色和分析。即便是余生以往和华纳合作的电影,也是经过这个流程,除非是余生出资自己拍,只是借用华纳的院线放映。

而这部笑中带泪的电影,让这几个老板明显有些被震撼到了。略过了手下编剧部门的审核,近乎于武断的开始选择导演和演员。而选择的对象,首先就是黄宗霑、玛丽莲梦露、詹姆斯斯图尔特和海蒂拉玛这些和余生关系比较相近的人。

而余生也在剧本上写明了自己对演员的推荐,据他观察,海蒂拉玛最适合演《美丽人生》中的朵拉。而詹姆斯斯图尔特,因为长得太帅,气质也不那么诙谐,所以,不建议其出演基多这个角色,《辛德勒的名单》的主角奥斯卡辛德勒,倒是非常适合詹姆斯斯图尔特。

反正这个近乎完美的男人,得奥斯卡金像奖的次数极多,演一次名叫奥斯卡的高富帅英雄,对他的形象大有好处。

《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剧本,是华纳兄弟几个,邀请梅耶一起看的。梅耶看的热血沸腾。倒不是说这部电影有多么激动人心。而是因为梅耶这个站在好莱坞顶端数十年的人,几乎一眼就看到了《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中的巨大远景。

这个时代的梅耶,其实对好莱坞,乃至米高梅的掌控力已经日渐削弱。有些外强中干的意思。按照真实历史,到了五十年代,梅耶的电影理念,便会被时代所淘汰,在好莱坞,米高梅也不会再如同往日一般辉煌。

在后继无力,廉颇老矣的情况下,梅耶不得不被辞去掌控了三十年的位置。而丢掉这个位置后的梅耶,不久便了无生趣的离开人世。

别人不知道,但是梅耶对自己的无力感很清楚。虽然在外人面前,他依旧是号称王者的梅耶,但是他自己却已经在暗中寻找改变的方式,和能让自己业绩突出的电影了。

《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便是梅耶最好的一次机会,作为后世熟读电影史的余生,又怎能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余生虽然让阿尔伯特将剧本送到了梅耶的手中,但是却在剧本上故意罗列了几个合作的预期对象。

第一个名字是米高梅,然后是二十世纪福克斯,然后是霍华德的雷电华……

所以,看似是华纳兄弟和余生主动抱上了米高梅和梅耶的大腿,但是,实际上却是梅耶发现了自己事业的延寿药剂。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