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强藩(2 / 2)
高达数十倍的暴利,使得全国上下为之疯狂。今年买进,明年卖出,甚至是这月买进,下月卖出。房地产就如同另一个股市,而且是只涨不跌的股市,无数人前赴后继不断向里面扑,温饱进去,百万富翁出来,小康进去,千万富豪出来,老板进去,土豪出来……。
后世有句很形象的话:穷人翻身靠动迁。
在之前,动迁是个贬义词,像沪海京都花城这样的大城市,从市中心被动迁到郊区安置,这是绝大部分动迁户所不愿意的。对动迁的抵制从而造成了许许多多强拆之类的事件发生,在沪海甚至还闹出了不愿意动迁****的恶劣事件。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到了2010后,动迁的性质发生了极大改变。内地二三线城市先不去论,像前面所提到的这几个一线大城市,随着房价的步步高升,动迁从最初的惟恐不及而变成了炙手可热。甚至有些老城区的居民一接到动迁通知就兴奋地奔走相告,用一套住了几十年甚至好几代人的破旧老房去换几套新房,甚至还能获得一笔不菲的动迁款,这是大多数人所梦寐以求的唯一发财机会。
到2014年,中国富豪榜排名前列的几乎全是搞房地产起家的老板,仅从这点就能看出这十年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兴旺。但周利文却知道,其实在这场盛宴中,真正大赚特赚的其实并非那些呼风唤雨的房地产商。也不是靠着炒房发家的所谓土豪们。
谁都猜不到,这十年里,赚的比房地产开放商更多,获利更加丰厚的是一直不为注意的银行。靠着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和兴旺,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不仅从开放商手里获取投资的利益,同时还从购房者手中得到了房贷的丰厚收益。除去这些,还有诸如抵押融资参建等等,银行在外界所没注意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把最大一块利润给捞走了,而留下来的,让房地产开放商和炒房团所拼命追逐的反而是风险更大的残羹剩饭。
周利文之前之所以借着机会入股沪海银行,一方面是考虑到他的支付宝项目,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即将要开始的房地产盛宴做准备。前世的时候,沪海银行由于经营策略原因,在这场盛宴中虽然也获利不少,可相比工行建行中行农行这些老牌银行而言,还是有相当的差距。
可如今已经不同,有了周利文的出现,沪海银行是他最好的平台,再加上他本就有了自己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而花城的郭氏企业大厦就是为了试水而进行的一场合作。
况且,就算沪海银行的上层对大力投资房地产市场有所顾虑,周利文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虽然不直接参与银行经营,可毕竟还是沪海银行的第四大股东。如果他要求董事会对房地产开发项目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投资,银行只需要提供平台和配合,按照固定收益而不需承担风险的话,周利文觉得通过的可行性还是很大的。
从入股沪海银行起,周利文就对此做了准备,姚亮那边也早就和他通了气,之前被他敲打过一番后,姚亮也算是清楚认识到自己的正确位置,明白了也只有跟着周利文才有前途。更何况,这一次周利文还暗示过他,只要配合自己,一旦成功,十年内就算把他扶持到沪海银行总行行长的位置也不是不可能的。另外周利文的全盘计划之大还包括了沪海银行的扩张和发展,这个蓝图让姚亮是兴奋的心潮澎湃。
入股沪海银行是一步棋,郭氏企业大厦是一步棋,沪海银行在花城设立分行同样也是一步棋。
周利文用这种方式稳扎稳打,在沪海银行高层不注意中已经渐渐拥有了银行内部的影响力。只不过,目前还需要等待,但这等待的时间已经不远了,回到沪海后的周利文再次和姚亮私下见了个面,让他在总行方面推动对花城分行的支持力度,争取用剩余的半年时间以最大限度把花城和东南的网点尽快建立起来。
沪海银行的总部在沪海,可周利文的主战场在东南,在花城,在他看来,京都天子脚下牵涉面太广,而沪海又是总部所在不便于操作,但在东南和花城就毫无这个难度了,作为新建的分行和网点,天高皇帝远,周利文很有把握利用这个机会给沪海总部竖立一个“强藩”的角色。
(月底了!求票啊求票!大家有票的记得支持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