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皇上的心思(2 / 2)
“朕想着与彝王能够在京城团聚,有些话朕很想和彝王当面说说,过去之事就过去了,朕期盼彝王的大婚能够在京城进行,彝王若是在京城安顿下来,朕的心愿就达成了。”
刘允章没有开口回答,皇上说出来的这些话,纯粹是笑话。
按说皇上登基七个年头了,也应该明白很多事理了,怎么随随便便说出来这样的话语,朝局由田令孜等宦官把控,魏王李佾被杀害,与田令孜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田令孜是李儒沛最大的仇人,刘允章曾经侧面与李儒沛说过这件事情,李儒沛的回答令他钦佩,为了大唐的天下,为了李唐皇室的未来,李儒沛暂时不会找到田令孜报仇。
李儒沛这样的回答,合情合理,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但若是让李儒沛来到京城,与田令孜之间的仇恨肯定会爆发,难道皇上想不到这一点。
铁血军的根基在山南西道,军需粮草等等,在山南西道都可以想办法筹集和解决,一旦李儒沛和铁血军来到京城,被人卡住了粮草,那一切都得听命于他人,也就失去了所有的依靠,说得不客气一些,李儒沛很有可能遭遇与魏王李佾一样的结局,这样简单的道理,傻子都能够看得很明白。
李儒沛的能力和睿智,绝非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眼前的皇上和李儒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面,若是李儒沛来到京城,恐怕与皇上之间,也是无法和平相处的,到了那个时候,矛盾必然会爆发,而且会异常尖锐,这对于大唐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恐怕比黄巢和北方诸多节度使还要厉害,难道皇上想不到这一点。
刘允章瞬间做出的判断,皇上说出来这样的话语,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那就是田令孜在背后的怂恿。
刘允章感觉到可悲,皇上登基七个年头了,表面上看上去有了威严,可惜内心还是没有真正的成熟,依旧是被他人所掌控,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大唐有什么希望。
也许李儒沛就是上天派遣下来,专门拯救大唐的。
看见刘允章没有开口,皇上有些讪讪的。
“刘副使,朕也就是这样说说,这是朕内心的想法。”
“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不过此等的大事,臣不敢擅自做主,臣此番到京城来,是受王爷的委托,向崔安潜提婚的。”
“朕知道,朕一直没有见过彝王,小时候的事情,都没有什么印象了,那时候记得彝王还很小,这么多年过去,想来彝王长大了,皇家有了如此之人才,朕也是高兴的。”
或许刘允章的态度,让皇上也有些不爽,召见很快结束了。
临走的时候,刘允章拿出了李儒沛的奏折,亲自递给了皇上。
跟随宦官离开紫宸殿的时候,刘允章的大脑飞速旋转,他感受到了皇上的矛盾,可能当初对魏王等人下手,不是皇上本人的意思,毕竟那个时候皇上还小,朝政都是田令孜等人把持的,后来魏王遇害,皇上内心也不是很舒服,但田令孜从小就跟随皇上,相互之间有了很深的感情,所以皇上也就听之任之了。
李儒沛的崛起,让田令孜等人感觉到紧张,这个时候,田令孜就利用与皇上之间的关系,开始打着如意算盘了,要说皇上不可能完全没有脑子,也会想事情的,至少敕封李儒沛为亲王,是皇上做出的决定,其他人不能够做出决定。
皇上也许想着缓和李儒沛与田令孜之间的关系,可惜这样可能吗,他日李儒沛掌控大局的时候,肯定就是田令孜等人的死期了。
快要走出大殿的时候,刘允章忽然感觉到皇上很是可怜,当初被宦官扶持成为了皇帝,年少不更事,什么都没有管,如今慢慢长大了,开始想着掌控权力了,可这哪里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那些早就掌控了大权的人,愿意放手吗。
禁军一直被宦官把控,不少地方的节度使,也是宦官推荐的人选,有些甚至与宦官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例如说刘自恒等等,皇上想着掌控权力,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吗,目前来看是不大可能的。
刘允章忽然想到李儒沛,李儒沛对宦官是深恶痛绝的,这种厌恶的态度,绝非是因为自身的遭遇,李儒沛认为宦官本是残缺之人,心理有些畸形了,掌握权力难免偏激,尽管有少数的宦官也是不错的,但绝大部分的宦官都是祸国殃民的,所以说在山南西道,绝非看不到宦官,李儒沛被册封为亲王,可以开衙建府,可以招募宦官,但他一直不做这个事情,对宦官完全是排斥的态度,可以想象,李儒沛一旦掌控了大统,宦官的末日可能就到来了。
想到这里,刘允章感觉到内心很是舒坦,其实他对宦官,也有着说不出的憎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