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之二(2 / 2)

加入书签

君何见广厦千万居寒士,灯红酒绿天下一同之?

君何见政令频繁出黔首,权人贵戚率土皆约束?

自古民夫多怨望,唯有安居共康饶。

山川秀锦,神鬼虚造;兴亡脆柳,身世漂舟。’

一语道出了百姓心愿,诉出了民间疾苦。可见杜大人忧国忧民。”太宗点了点头,说道:“那诗文采犹可,稍有言辞苛刻,试问天下豪吏贪墨者,敢有几何?不过既有爱民之心,朕便喜欢。”说完自喝了一杯酒。杜冰起身说道:“谨记皇上教诲,长孙大人错爱。”长孙无忌沉思了片刻,起身道:“老弟承贵妃之命,圣上雅意,再作一首如何?”杜冰起身一揖道:“既然贵妃有命,长孙大人要求,小子敢不从命?不过小子学文不成,未免贻笑大方。”说完做了一首律师,众人鼓掌不已。长孙无忌起身道:“杜老弟,小老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与否。”杜冰拱手道:“大人如有差遣,但说不妨。”长孙无忌道:“我虽齿长几岁,却喜爱老弟人品,我想与你做个忘年之交,可否?”杜冰起身道:“我一介书生,年不过弱冠,如何敢于长孙大人同辈而论?岂不被人笑调大牙?”太宗已知长孙无忌的深意,哈哈大笑,说道:“这个有何不可?长孙大人年轻之时也是落魄的很,况且长孙大人乃先皇后亲兄,你与曹贵妃互称姊弟,细算起来,长孙无忌为兄,理所当然。”曹贵妃笑道:“冰弟就不要推辞了吧,今晚月明风清,你二人就结为兄弟正好不过。恭喜两位。”萧寒似觉其中有些不便,杜冰不过一国伯爵,在百姓眼中自是高高在上,却怎能与天下第一重臣、凌烟阁第一功臣、皇后亲兄的长孙无忌称兄道弟?不过话已至此,且皇上贵妃一律赞成,固辞恐怕后患无穷,只好笑道:“恭喜兄长,夫君。”随行人员早摆上了香案,由太宗亲自起礼,二人跪在香案前,各捧香烛,一起念到:“我长孙无忌、杜冰对天盟誓,愿结为异姓兄弟,从此同心同德,日月可鉴。”说完拜了三拜,将香火插上。长孙无忌为兄,杜冰又行过兄礼,这才礼毕,撤去香案。太宗大喜,道:“两位爱卿同心同德,乃我大唐之福。”一位是权势熏天的国舅,凌烟阁第一功臣,另一位是皇上新贵,年轻有为的伯爵,此番交结,又是皇上亲礼,众军官谁不奉承几句?是以祝贺之声,夸赞之声不绝于耳。有人暗想:“长孙大人真是爱才,那杜冰将来爵位,怕不在长孙氏之下。”

只有英国公李心中雪亮。长孙氏乃皇帝外戚,被倚为柱石,其权势熏天,连太子也忌惮三分。前太子定州监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皇帝不信服之然,皇上曾经多次想废立太子,都被魏征、房玄龄等严词拒绝,不过猜疑之心日盛一日。况且以前司监袁天罡曾言:“大唐三代以后,当有女主为帝,李氏子孙将杀殆尽。”长孙氏皇家外戚,岂有不灭之理?袁天罡有鬼神难测之机,断事百无不验。倘或他日应验,后果不堪设想。再者凌烟阁众人,后世皆不保富贵,眼看太宗年事已高,太子李治又孱弱不智,难保不会变生不测。长孙无忌定是见杜冰文武俱佳,做事又不居功,前途不可限量,今日与他结交,一者示己有爱才之心,二者日后必蒙其照顾。长孙老儿,实是奸猾无比,此举委实有百得无一失。心内此想,口内不住称贺道:“恭喜两位近上加亲,长孙老儿,杜老弟,来喝上一杯。”说完敬了两人一杯。长孙无忌和杜冰赶忙举杯还礼。

长孙无忌笑道:“老李,今天你是不是嫉妒我得此兄弟了?”李笑道:“还有两个弟妹没有拜见呢,待会看你拿什么来谢厚两个弟妹。”萧寒和金熙智如何不懂?双双打了千金万福,道:“拜见伯伯。”长孙无忌还礼,忙叫人拿来两份礼品,打开第一个锦盒看时,竟是一颗鸭卵大小的夜明珠,珠光透亮,在火光中闪烁不已,如同天上的明星坠落在地。这颗夜明珠本是南诏国贡品,被太宗赐予皇后长孙氏,皇后又赐予长孙无忌。不愧是宝中之宝。第二个锦盒里面却是一把玉箫,通体凝滑,碧色与玉色相杂,纹理细腻天成,识货人一看就知道是昆仑山中羊脂美玉雕刻而成,其价值恐怕犹在夜明珠之上。长孙无忌笑道:“这份薄礼,就送与二位弟妹,莫嫌鄙俗便是。”二人施礼道:“伯伯如此大礼,弟妹岂敢收下?”

李笑道:“恭敬不如从命,既然长孙老儿有命,你俩就收下吧。”杜冰也客

气了一会,方才收下。李见此机会,怎能让长孙无忌独得好处?于是自己也拿来一份重宝,送与杜冰为贺礼,杜冰夫妇道谢不止。江夏王李道宗也瞧出些端倪,心想:“老家伙果然图谋已久,那夜明珠罢了,那玉箫显然早就打造好了,只等时机拿出而已。”又想到:“李也够狡猾的,这么快便顺坡上了。”也送了一份大礼。大将阿史那舍尔乃是突厥人氏,幽州太宗誓师时,也想在平灭高丽一役中分一杯羹,便从突厥带来一万精锐,军前从命。见长孙无忌如此行事,料想必有图谋,反正自己珍宝无数,不如卖个好,于是也送了一份大礼。萧寒见事情闹大,恐众将军都来道贺,便暗示了一下曹贵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