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良缘背后(1 / 2)

加入书签

 随着时间的流逝,谢兰馨已经把把谢月牙的事情抛之脑后了,家里人也没人再提起她,就好像她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只依着时令,一一地过着年节。【】就爱上网。。

因圣驾回宫,那些贵人们走动起来,宴饮往来,又有许多风声传来。

这时候,那夷安公主地事儿还是个热门的话题,只是畏于夷安的权势,也没什么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放肆地谈论,但背地里,谁能禁得了呢。

夷安公主如何不知道背后地人会如何说她,但既然无人当面来说,那又如何,自家只管当做不知道就好了,当然也又不怕死的御史上书说她不守妇道私德不修什么的,但皇帝也没有采信,更没有说夷安什么,倒是那御史,不久就犯了错,被贬出京了。

大家伙儿见了这前车之鉴,就更加不敢说什么了。

夷安索性与表兄李逸地往来更频繁了,倒像是半公开的了,虽然话说得好听,是光明正大地往来,但背后谁不知道他俩地私情,淮阴侯地绿帽子是戴得实实的,索性就在别庄不回来了,只管带着几个丫鬟乐呵,掩耳盗铃只做不知京城里地风言风语。

他的儿女们就更加不敢说夷安公主什么了,倒是李逸有些躲闪的。

冯嫣虽然对母亲的做法不满,却也因此更加明了了权势的厉害,看母亲如今这样,尽管有些风言风语,又能对她造成什么不利呢?

母亲说得对,想要活得自在,果然还是要自己能耐,有地位。

可是自己不像母亲,是公主出身,又对皇帝有恩,以后嫁了人,还不是要看夫家?

怎么样才能随心所欲呢?

就是要懂得借势,至于如何借,就要看情况了。

以前母亲说的许多话,这时候被她翻起来了,史书上的一个个厉害的女性人物也浮现心头,她渐渐地下定了决心:忍一时之气算不得什么,长久的欢乐才更重要。

冯嫣赞同了夷安的提议:“娘,以后女儿都听你的安排就是了。”

夷安倒是有些意外,初时还以为她在耍什么花招,可在她细细问过之后,知道她真的想明白了,便点了头:“如此甚好,果然是娘的乖女儿。放心,娘总叫你最终如愿以偿。不过在此之前,你可别胡闹了,和那些破落户的丫头往来,设什么阴谋诡计这样的事儿,以后还是别做了。”

“娘放心,女儿以后不会了。”冯嫣保证。

回头她就让人把谢安远一家子赶走了,反正谢月牙也没什么用了,她以后能在钟府折腾点儿什么出来,冯嫣当然是拍手称快,但她做不出什么来,也无所谓了,自己已经不在乎这一城一地的得失了,总有一天,所有该得到的,自己都会弄到手的。

宁国府里,谢月牙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弃子了,她正为钟子栓告诉她的处置结果而吃惊呢!

当然,面上装出来的是委屈伤心,又是好一番闹腾。

钟子栓虽然一力地安抚她,哄她,却始终没有改了腔调,只是为难地说如果不答应那些条件,她就不能入府,要她看在自己面上,委屈一下。

谢月牙虽然在心里大骂才不要为他委屈,但一个男人铁了心了,她又能如何?自己手头得用的只有一个丫头,还被人看得死死的,想给外头送个消息也不成,也不知道冯嫣实施计划了没有。

许多事情,一旦开了头,就没了转圜的余地。

谢月牙再怎么不甘不愿,等她签下了做妾的文书起,一切就由不得她自主了。

孙氏不知怎么的变得聪明起来了,开始笑里藏刀地对付她了,在钟子栓看到的时候,她自然是一副十分体贴、十分贤良的妻子,面上的功夫做得十分地好,但背地里,却总有千儿八百种叫她有苦说不出的手段。

她不是不想抱怨,可人家的做法都是有根有据,好像都是为她考虑,不然就是依着规矩行事,反正都是没有任何错的。

有几次钟子栓听了她的话去质问孙氏,最后都反而对孙氏赔礼道歉,回来虽然没有责备她,却也说什么孙氏是好心,叫她别错怪了她,或者说孙氏也是没办法,要体谅她之类的话。叫谢月牙郁闷不已。

后来渐渐地也听说了之前的市井传闻,知道了自己在外头被流传的形象,便对冯嫣起了疑心,疑心她根本是借自己的手来污蔑钟谢两家,却没有帮自己的意思,可是便是想通了,这时候也晚了,她又如何能报复冯嫣呢?

她甚至连经常来宁国府的谢兰馨都碰不上面,更何况是冯嫣。

谢兰馨虽然不像往常一样多去宁国府做客,但是因为钟文采的关系,宁国府里的事情,她总能经常听到,特别是谢月牙的事情,钟文采简直是拿八卦趣闻一样听来说给谢兰馨听的。

什么谢月牙今日又受了孙氏的气啊,昨日又怎么被折磨啊,钟文采说得兴起,连茶水都比平日喝的多,末了总结道:“我有时候都觉得二表嫂心肠太坏了,这么搓磨一个姑娘家,跟我以前在族学里骂谢月牙的那些比起来,我那简直是小儿科啊!”

谢兰馨听得,道:“那也是她自找的,谁让她要上赶着给人做妾呢?”

她倒是不同情谢月牙,只觉得她这是自作自受,丝毫不觉得二表嫂心狠手辣。

钟文采贴近她,轻声耳语道:“哎,我跟你说件事啊,据说谢安远一家被被冯嫣从庄子上赶出来了。”

“你怎么知道?”

“还不是因为他们的脸皮厚啊,觉得没地方去了,还说如今自家姑娘是宁国府的姨娘,他们两口子虽然不是什么正经亲戚,但是想在宁国府里找个栖身之所还是可以的。”

谢兰馨咂舌道:“他们的脸皮真不是一般的厚啊!这种话也说得出来……看来他们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本来就是啊,在玉溪村他们也受了族里的排挤,在京城除了你们家就是我们宁国府和他们有些瓜葛了,他们自然是想借着女儿的关系贴上来了。”

“那后来怎么样?”总不会就这样被谢安远夫妻沾上了吧?

“这你就不用担心了。”

“怎么说?”

钟文采带着点得意,道:“这件事,还多亏了顾世子在中间帮忙呢,也不知道他的脑子怎么那么好使,这样牛皮糖一样的人,他只是使了几个人演了一场戏,就叫谢安远夫妻吓掉了半条命,逃一般地逃离了京城。后来又上了一辆径直北的马车,算是变相地把他们流放到北地去了,想来他们要回来,短时间内不会太容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