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章 毕方的讯息(2 / 2)

加入书签

毕方消失时,莫三辞周围的火海也消失了。黑暗重新回到了她的身边,只是再没有石上的火引着她。

她想拿出火晶石的灯照一下亮,不过随即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枷锁?

莫三辞看着把手伸到眼前都看不清自己的手的地方,想起来自己刚才空白石碑上写了“生而自由”。

“心血来潮还是冥冥之中?”她想到这个两个词,却不想继续思考,“偶然与必然,都只是实际发生。”

莫三辞定下心,就往前走。她刚踏出一步,脚下就发生了变化,无数的方块在黑暗里漂浮着,目之所及淹没于黑暗,给她一种无边无际的错觉。

可视物的范围内,每个方块上都有图画:比如一根扣着许多结的绳子,几位女子正在采集果实……日月同天,高山流水,沧海桑田……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和故事。

莫三辞看着她所站的空白的方块,脑子也是空白的。

既然是自作主张把她丢到这里来,就应该做好可能会失败的准备。

莫三辞心念了句对不起,就跳到了邻近的一个画着一个火堆和一个有着太阳图腾圆圈的方块上。

在关于创世的传说中,有一个关于火的故事。

传说鸿蒙世界本是黑暗的一片,所有地方都是黑暗,没有光亮,毫无生机。

直到有个来自无境之地的神明来到了鸿蒙世界。

这位神明名为火。

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火的光明驱散了鸿蒙的黑暗,驱散了遮蔽光明的黑雾,使鸿蒙世界迎来了生机。

传说中,火并没有消失,他无处不在,只要燃起火,就有可能见到他的光明之镜。

光明之镜是一块有着太阳图腾的圆镜,传说它能驱散心中的黑暗。

但莫三辞刚跳到石块上,方块的图案就变成了空白,而她原先站的方块上浮出了一个火堆和一个有着太阳图腾圆圈的图案。

与此同时,所有方块间的距离也扩大了一倍,而她能看到的距离未变。

。。。

莫三辞对自己道:“枷锁是众生之苦,正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不如我再跳回去?”

她对自己的想法很满意,但她并没有跳回去。

此岸彼海,此海彼岸。

身居于安处,还是心居于安处?

莫三辞思及此忽然一声轻笑:揣摩其规则用意,本就是受限在其设定的条件下。

而考虑如何离开,考虑这里的限制本就是一种枷锁,所作的思考与理解也都是在此间存在中。

鸿蒙世界这么存在着,灵能这么存在着,各类生灵也这么存在着……每一种存在都在鸿蒙世界里,而鸿蒙世界又在另外一种存在里。

但是因为“我”存在,“我”所认知的一切才于“我”而存在,即使一切存在本身便是如此存在,“我”若未存在,存在本身于“我”便是未存在。

所以只要无“我”,便无施于“我”的枷锁。

*

(以上和以下关于存在与枷锁的思考均为作者的浅薄观点,若有错误欢迎探讨,但拒绝人身攻击。以后若再出现某些作者的浅薄观点也是如此,文明交流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