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曹操的软肋(1 / 2)

加入书签

 淮南一场大胜,并不足以抵消濮阳之失。这一点只要看看曹操和袁术两军的战斗力,便不难琢磨出来。

曹操只用了半年光景,便练出精兵数万,又审时度势拿下了昌邑和濮阳,魏武大帝的眼光和韬略一展无余。辛锐甚至不止一次地暗自思忖,若是曹操拥有自己这数千年的智慧传承,只怕如今天下早已尽归他所有,还谈什么三国故事!

而袁术却是公认的菜鸟,他的部队,不要说只有数万人,便是几十几百万,也难登大雅之堂,因此打败他并不算多么大的战绩。

但凡事有有失必有得,虽然失去了濮阳这把插在曹操腹背的尖刀,毕竟吕布和陈宫都安然无恙,再加上残余的数千并州军,汇合了巨野的张辽、高顺之后,令北海平添了两万战力,又足以叫各路诸侯胆寒一阵子。

以吕布的性格,放在外面迟早要出大事情,今次这个惨痛教训已令所有人都刻骨铭心,这位第一猛将既然安然无恙,不得不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因此辛锐在郭嘉的安慰之下渐渐熄了怒火,不再去想濮阳失利的事。

徐州之战不数日,辛锐回军北海。首先便对军队改制的事情召集众将做了一番报告。大略便是:叫黄忠、甘宁二将引两万弓兵步卒前往巨野,替换回张辽、高顺和濮阳一众残兵败将,北海军设置第五、第六特种兵团各一万人马,由北海军和昔日巨野守军混编,分别号称并州营和陷阵营,主将便是张辽、高顺,副将暂时悬而待定;吕布和陈宫以及帐下幸存的郝萌、曹性二将,都被板着脸的辛锐送进讲武堂,叫他们回炉重造去了。

从徐州战场抓回来的三万多淮南俘虏,辛锐一个都看不上,尽皆便宜了刘备,直接叫徐州军全部收编走了。

另外北海讲武堂第二期学员结业之后,叫辛锐得到数个人才,因此他大手一挥,为远在许昌的徐晃和镇守巨野的黄忠、甘宁两军各配属了一个行军参谋,徐晃部由司马懿任参赞军师(首席参谋长),黄忠、甘宁部则由陆议担任。

不得不说,陆议自从去年末随孙策众人来到北海之后,从一个沉默寡言的呆滞儿童变得越发活泼开朗,虽不是话唠那种,但没少向郭嘉请教过学问,这小子除了喜欢钻研讲武堂的兵书战策,课余时间常常去往北部海边,观察潮起潮落,看那些渔船在内海中进出。

辛锐对陆议虽然也是一样的代师收徒,但从年初便远行襄阳,根本没倒出多少工夫给他讲解阵法,但陆议并不在意这些,甚至于对阵法并不感兴趣,倒叫辛锐大叹历史诚不欺人,诸葛亮因为懂得五行八卦,擅识阴阳阵法而在鱼肚浦设下奇门八阵,并且后来成功地困住了陆逊率领的东吴大军,倘若陆逊也是个布阵行家,何至于需要黄承彦引领才能脱困?

不过目下北海对于术业有专攻这个问题并没有任何担忧,毕竟不论是郭嘉、贾诩这两个历史上曹营数一数二的大军师,还是蜀国支柱诸葛亮、庞统,亦或是魏国和吴国的栋梁之才司马懿、陆逊,现在都是北海的‘童子军’,生的早不如生的巧,谁叫辛锐赶在这些大英雄还未崭露头角之前便已占据一方,又成功地迎回了天子,树立起大义的旗帜了呢?

这些人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能各展所长,便足以叫北海稳稳地领跑在众诸侯的前列。现下最大的敌人还是曹操,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去岁一战,曹操并未一败涂地,只看他前些时日乘势攻取兖州大部,便可知无论损兵折将还是丧失领土,都无法令他灰心丧气,对于这个百折不挠的乱世奸雄,辛锐发自内心的生出一种无力感。

曹操复又壮大起来,对北海绝对不是个好消息,北有袁绍、西有曹操、南边徐州刘备虽是北海名义上的联盟,但一来他需要防备袁术,二来刘备与北海是否是一条心,此事还大大的有待商榷。

辛锐在闲暇时候经常与郭嘉推演战局,这一日恰好无事,又将郭嘉和诸葛亮、庞统引到将军府前厅的地图前面,指着河北地界对三人道:“袁绍目前仍调重兵在易京围攻公孙瓒,以易京一隅之力对抗冀州、幽州全境,便是兵精粮足,又有张燕做外援,也撑不过两三年,这两三年时光说短不短,可要说长,也真不算太长。”

三人俱是闻弦歌知雅意的天才,听辛锐这番看似没头没脑,毫不搭架的一席话,多少也琢磨出他心中所想,庞统率先凝重道:“若是这段时间我军不能剿灭曹操,则北海势必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届时倘若淮南袁术闹个动静,刘备又是畏首畏尾之辈,只怕最终三面夹击都是有可能的。”

诸葛亮点点头,同样颇为忧虑道:“徐州的战力我军是半些也指望不上,空有三员虎将却不懂得用兵之法,这刘备也真是叫人无奈。奉孝先生虽然有十胜十败之论,但那都是对袁绍而言,唉!当务之急还是要考虑一下如何击破曹操,尽得兖州之地,方能与袁绍在黄河一决雌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