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尽人事听天命 1(2 / 2)

加入书签

清海镇在广州,崔胤堂堂一个吏部尚书,从长安调往岭南沿海之地,无疑是被贬黜了。

至于原由,自然是因南司和北司之间的矛盾。

宦官乱政之弊,自不必多说,方今北司的宦官中,诸如枢密使朱道弼、景务修等,均是专横之辈。

而在南司,崔胤便是主张立革宦官之弊的一个,屡屡与皇上商议着铲除阉党。

正因为此,南司和北司之间的冲突rì益严峻。

按道理,崔胤被贬出长安,宦官们可以松一口气,长安的局势理应缓和一些,这是许错愿意看到的局面。但,事情又没那么简单。

崔胤一走,能应付宦官的大臣,便只有一个老臣王抟。

王抟身兼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位高权重,且明达而有度量,乃良相之才。

可时局动荡,南司和北司闹得凶时,各自联络了地方军镇,若是崔胤一走,宦官趁势而起,则南司无人能够抵挡,贤臣如王抟者,反而不如崔胤有用。若真是这种局面,宦官在京里一手遮天,则朱全忠那些西进、迁都的念头,便有了推行的名目了。

说到底,王抟和崔胤,刚柔并济,共抗宦官,才是稳定朝局的良策,缺一则必生乱。

一看崔殷被贬出长安,许错自然坐不住了,赶紧把这个消息告知敬翔。

敬翔一看,便也知道这里面的厉害,道:“火烧眉毛了,子恒,你赶紧给杨凝式去信,告诉他,拼了命也不能让南司和北司现在打起来。”待许错走后,他便立刻叫人备轿,去见朱全忠。

谁知他来得还是晚了一步,李振已经到了王府,且正在和朱全忠谈论崔殷被贬的事。

李振对这件事,没有别的意思,一句话:为防宦官独大,务必立刻启用王权的《靖辅策》。

敬翔大急,要是真这样办了,梁军大举西进,直逼长安,这大唐国祚定然是保不住了,别说他敬翔拦不住,到时候就算朱全忠自己想退,也笃定退不回来。须知这众人抬轿,你一坐上去,就断无下轿的一天了。

霎时间,敬翔竟似苍老了十载,只能尽量平心静气地道:“大王,无论如何请再等一等,毕竟崔胤刚刚被贬,长安还没出乱子,若大王现在起兵西进,反而给了宦官生乱的名目。”

朱全忠看了看敬翔,神情一黯,叹道:“那就再等上几rì。”

一旁的李振却不说话,他现在什么也不需说了,崔胤一走,长安岂能不乱?只要长安一乱,朱全忠必然西进,到时候,敬翔的位子便要换他李振来坐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