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外戚之争(1 / 2)
畅论
公孙弘深施一礼:“下官受教了。吾以为大人尚有许多未竟之言,何妨一并教弘?”
我忙还一礼:“公孙兄年长于吾,不敢受大礼。”
“学高为师……”
“公孙兄,你我不必如此繁文褥节,还是兄弟相称好了。”
“这个,好吧”我接着道:“兄如何看汉匈此战的性质?”
“请贤弟指点。”
“公孙兄何如此谦谨?不过以弟之见,此战胜者,可为天下主;败者,若好一点,可为亡国奴,若差一点,恐怕举族尽没。”
公孙弘道:“以愚兄之见,此战胜者恐以元气大伤,再无力进取。况且今上百年难遇之才,若陛下百年之后,恐怕……”
我道:“兄所言甚是,我族从古至今大多是因人成事,所行之政从无延续,唯秦王赢政以法治国,然秦王百年之后,秦竟二世而亡……”
“秦法暴虐,恐行之不易也。”
“初,秦王以李斯法家治国,实力冠诸国。后魏缭献兵法《魏缭子》与秦王为其所称道,遂以其治民,魏缭谏道:‘此法用于治民恐失其严苛’秦王曰‘形异而神似’遂改用军法治国。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后世皆言秦法之弊。”
公孙弘道:“然贤弟以为黄老之术如何?”
“小国寡民尚可。今我泱泱大国,所辖民千万,黄老之术不易为也。”
“为何文景二帝用其治国大治?”
我叹道:“失小恩于民,无益于国本耳。时者势耳,兄长可知乎?”
“贤弟以为李斯,韩非之论可治国乎?”
我摇头道:“百家之言皆各有所长,若要治国当取百家之言之精华去其糟粕。然却必须以法立国。”
“为何?”
“以法治国,民知其所守,吏知其所依也。长此以往,于国甚易。”
“然贤弟以为今上以孝治国大失乎?”
我道:“兄长可还记得吕后?”
公孙弘深以为然道:“可有策乎?”
我笑而不答。公孙弘恍然大悟,灵机一动道:“贤弟何不作书一篇献于今上!”
我笑道:“兄长可知吾志乎?”
公孙弘一惊随既想到传言你十岁作短歌行隐有大志,莫不是你想谋反?不敢答。
我道:“弟少时便颇喜诗文,志于山水。若兄愿作书以为国策弟愿辅之。”
公孙弘展颜道:“愚兄无此材,弟若愿为,兄愿辅之。此国之大事,弟切不可推脱。”我道:“此事甚不易为也!”
公孙弘道:“子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今弟为上所重,理应以天下为念。”
我道:“那弟便作国策一书,愿兄替我网罗贤才,助我一臂之力!”“诺”
许久之后,我与公孙弘商议妥当便开始作《国策》一书。一开始就碰到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公孙弘愿以民法为本以为军法,我愿以军法为本行民法。我道:“今上欲加兵,恐不喜民法,若以军法为本则甚易耳,并且若今上知道若不行此民法则军法亦不可为也,如此此法可成。”
待公孙弘走后,我默思良久:“备车,去御史大夫韩长儒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