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庄家之福(1 / 2)

加入书签

 吴之荣?就是那个给鳌拜告密,造成《明史》一案牵连数千人,掀起清初*高峰的吴之荣?天幸你撞到我手里,看来这次出宫太是时候了。正是所谓受命于天啊!

当下不动声色,说道:“哦,原来是吴大人,失敬失敬!”

吴之荣赔笑道:“不敢,不敢,看公子气宇不凡,年纪虽幼,却自有一股养尊处优的高贵气质。想必是达官贵人家的少爷了?”

总打探我身份,想让我帮你去告密害人么?那我只好顺手推舟了。

“吴大人夸奖了,既然吴大人在湖州任过官,可知那湖州富户庄家?”

“庄家!”吴之荣一惊。

“恩!”我仔细观察着吴之荣的脸色,看来我是说中了他心事。“我府上的事就不说了,只是现任顾命大臣鳌拜与家父相熟,近日听说他正为庄家所刊行的《明史》一案犯愁。这《明史》原本内有多处冒犯我大清国威,刊行此书之人自是死罪难逃。”

“那为何迟迟不见彻查庄家的公文?”吴之荣紧张地盯着我。

我不紧不慢地道:“我大清讲究的是证据,刚才我不是说的原本么?不知为何走漏了消息,庄家把原本尽数收回,重新编辑刊印,犯忌之处统统删除。现在要查庄家,只怕师出无名啊。只有找到庄家漏收的《明史》原本,就好办了。”

吴之荣站起身来,慎重地从怀中掏出我先前看到的那书卷,正是一部《明史》。吴之荣一边翻着书,一边道:“天佑我大清,下官这里正有一部原本。公子你看,这一段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太祖努儿哈赤即位,国号金,建元“天命”。我太祖于丙辰建元,从这一年起,就不该再用明朝万历年号,该当用大金天命元年才是。这丁卯年太宗即位,书中仍书“明天启七年”,不作“大金天聪元年”。丙子年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这部书中仍作“崇祯九年”,不书“大清崇德元年”;甲申年书作“崇祯十七年”,不书“大清顺治元年”。大清入关之后,书中于乙酉年书作“隆武元年”、丁亥年书作“永历元年”,那隆武、永历,乃明朝唐王、桂王的年号,作书之人明明白白是仍奉明朝正朔,不将大清放在眼里。这不是反了么?”(以上吴之荣这段出卖民族的话引用自《鹿鼎记》顺便膜拜一下金庸先生的功力。)

吴之荣越说越激动,口沫横飞。小四厌恶地盯了他一眼,掏出手绢帮我擦拭了脸上的飞沫。

“好,有这书就好办了。换朝改代之际,当政者于这年号正朔,最是着意。最犯忌者,莫过于文字言语之中,引人思念前朝。鳌大人于检举叛逆,赏赐极厚,你立此大功,开复原官固是意料中事,说不定还会连升三级。不瞒你说,你身前这位魏大人就是鳌大人的心腹手下。我吩咐他几句,让他带你去见鳌大人。”吴之荣听闻,大喜过望,居然对我连连磕头。

妈的,居然对一不知身份的小孩儿磕头。拉过正不知所谓莫名其妙地成为鳌拜心腹的魏西亭,悄声道:“你想办法把这吴之荣干掉,然后拿了那原本《明史》赶赴湖州,找到庄家,告诉他们再仔细搜寻遗漏的旧版《明史》统统销毁。最好是举家搬离湖州,躲避风头。否则性命难保。”魏西亭恍然大悟,兴冲冲地领着吴之荣去了,行侠仗义之事他最爱干了。

见吴之荣下了楼,小四急道:“主子,这样只怕不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