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1 / 2)
“好,好!我的好孙儿,对答得体,已具英主气魄。”孝庄突然大笑起来,不愧是老人精,一下子就收拢了怒火。
我也大笑起来,“多谢皇奶奶夸奖,孙儿虽然淘气,但功课却一点没有拉下,这一点孙儿会自觉。希望皇奶奶对孙儿不要管的太严,那射猎场以后不用去了吧。”射猎场位于紫禁城西边山林,颇为偏僻,同样是杀人越货,*掳掠的不二选择,我突然觉得这样的地方少去为妙。
孝庄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怎么,不习射猎了吗?你可知你父皇,以及太祖太宗皇帝无不是精于骑射,在马上征战天下。皇上怎么可以不习射猎呢?”
满风尚骑射,不分男女,房内常挂大弓装饰,我拿起挂在孝庄房内的十石大弓,一边搭箭一边道:“马上得天下,安能马上治天下否?更何况,孙儿的箭术骑射恐怕已远朝太祖太宗。”
孝庄见我如此猖狂,正要发怒,却被我射出的羽箭惊的说不出话来,羽箭带着凤鸣的尖锐声音呼啸而去,激射在百丈之外的假山上,假山的一角被箭轰下,发出巨想,惊起一般侍卫太监大呼小叫。
“怎么样?还用学吗?天下何人可为帝师?”我丢下弓,站在房间中央
“唉!管不了你了。”孝庄黯然一叹,神情说不出的落寞。
我呆了一下,她毕竟只是个孤寂的老人,不管她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她只是一个人……
“孙儿告退。”
心里并没有一丝因为在孝庄面前呈着威风的快感,反而有点失落,不知他日我老了,会是怎么一番光景。
回到乾清宫,没有了小四的陪伴,偌大个乾清宫显得空空荡荡,几个小太监,小宫女三三两两的站着,君王与常人的距离真的这么大吗?把握了更多的权力时,身边的人却是越来越少。
南书房里有许多奏折,近日鳌拜未曾上朝,苏克哈撒意欲独自批注,遏必隆却不是很买他的帐,所以多数都是留中未发。
最上边一本奏折用大红丝绸包制,这倒漂亮,我随手拿起一看,原来是各地方为皇帝大婚送来的贡品,连媳妇儿都没见过面,就要结婚了,我苦笑着,希望索尼的孙女名符其实。
这些贡品倒是挺能吸引人目光,各地特产是少不了,更多的是“陕西提督王辅臣代大同府商人乔玉春献三尺玉佛像一尊”之类的东西,想必是地方官员借花献佛,同时也替这些大商家讨个顶戴。
古有士农工商四行之分,商列最后,可见商人在中国这“唯有读书高”的环境里,地位之低。明时商贾甚至不得着丝绸,否则就是大罪。但明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正在兴起,商品经济繁荣却是不争的事实,明代多有天灾,被视为国本的农业收成不好,君王好挥霍,国库税收收入多来源于这些商人,所以对商业发展可以说也是睁一之眼闭一只眼,虽说没有可以引导,却没有打压。到了清朝,满洲以骑射得天下,对什么士农工商的分别本没什么意见,但清廷中的一些智囊人物认为治汉人,当以汉治汉。像洪承畴这样的极品更是提出了兴儒以安国的主张,皇太极也不笨,看了看儒家的东西,拿这玩意来套住那些读书人的脑袋,确实是极好的方法。多尔衮更是册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还亲自谒拜孔子庙,到处建孔子庙。
这下好了,孔子他老人家一出面,那些先前担心满洲蛮族不知礼仪,不知圣人之道的恐惧就去了,读的书多半还是可以用来图个功名,就没话说了。而孔老夫子曾经曰过的:“商者,重利轻义,小人也。”这商人又要完蛋了,朝廷重农抑商的政策一处,商人更是受到了多方压迫排挤,所以不少商人都图有个红顶戴,给自己挣个面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