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横空出世(2 / 2)

加入书签

此时城墙上的守军方才醒悟过来,弓箭手开始拉弓射击。还有点士卒开始准备点火燃烧准备好的盛满火油的铁锅。还有的更加聪明地守军点燃早就准备好用于夜战的火把,然后把火把扔到送军队船上。

李汉琼自己估测了弓箭地距离,然后高声喝道:“弓箭手射击”。然后后面的宋军船上就出现无数弓箭手,开始向城墙上发射箭枝。宋军弓箭手力大弓沉,南唐的弓箭手胜在居高临下。一时间城上城下弓箭如雨。飞上飞下,不时有弓箭者或落于江中,或掉下城池,惨叫声不绝如缕。

城下地宋军开始向城墙抛绳索,待得绳索勾在了城头,宋军便像猿猴似的抓着绳索快速地向城头攀爬。南唐的守军还是第一次见识如此夺取城墙地方式,生死攸关,谁也不敢大意。持刀的守军快速砍着勾住城头的绳索,有地很顺利地便可以两三下就斩断了绳索,有地由于用力过大。刀砍在了城墙的石头上,蹦出了火花,但是绳索仍然无事;持枪的守军待得宋军接近城头了快速用枪刺向宋军。身手差的宋军中枪从空中掉落,身手敏捷的宋军用脚在城墙上一踩,身子躲过了地方的枪头。双方将士到了此时,谁也忘记了生死,眼中只有自己的目标。

看着宋军从绳索上一个接着一个掉下来,李汉琼的双眼充满了血丝,但是此种情况他也无可奈何。嘴里不断地重复着:“曹将军,一切都要看你的了。快啊!”

曹彬率领一部人马在半路上下了船,从陆地上悄悄向铜陵的南门摸了过去。他心中猜测铜陵如今还不知道池州已经失守,自然就不可能想到宋军会从陆地上攻来。他派李汉琼从水路攻击,一是给铜陵地守将一个宋军全部在长江的错觉,一是希望李汉琼能够把铜陵的兵力和防守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北城墙,那么他就可以容易从南门攻进去。

李汉琼在北门攻打的时候。战鼓声响彻了整个铜陵城。在南门潜伏地曹彬早已听到了攻打的鼓声,也知道李汉琼正在攻打铜陵城。但是为了能够更大地把守军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在北城。他还是没有发出进攻的命令,仍然是命令部属潜伏。

战鼓声越来越急,曹彬知道战事亦是诸般的惨烈,他知道每一次地鼓声都代表了大宋的将士丢了性命,但是为了胜利,为了更少的流血送命,他还是再等。直到他看到南门的守军有了减少的迹象,他知道定是北门战事吃紧,守城的主将调离南门的守军前往支援。到了此刻,曹彬方才下令攻城。

南门地守军此时人数本就不多,更何况他们认定了宋军都在北城,谁也没有想到宋军会突然出现在南门。措不及防之下,宋军已经杀上了城墙,等守军反应过来,宋军已经三三两两地占据了城头上的空地,还有更多地宋军陆续上了城头,眼看着城头上守不住了。守军开始溃逃。兵败如山倒,曹彬很快就进入了城池。来不及全部占领铜陵,曹彬率领将士们急速向北门攻去。

连续几波攻击,眼看着自己的部属损失惨重,李汉琼快要忍不住了,就在他决定再攻击最后一波就要放弃时,他看到了欣喜的局面,城墙上突然出现了宋

城墙上的守军正专心对付城下江中的宋军,竟是谁也没有想到背后会突然杀出一只宋军。曹彬率军追着从南门逃脱的败军,一路之上也幸亏有这几个想要到北城向韩辛铎汇报军情的士卒,才得以让他快速地赶到了北城。一路急追,竟然在同时到达了北城。就在韩辛铎得知了宋军从南门攻入的消息时,他也看到了曹彬率领的宋军。

宋军像猛兽看到猎物似的冲了上来,看着自己的防线一段一段地溃败,韩辛铎知道自己守不住了。曹彬看到了方才追击的那几个守军向韩辛铎汇报了军情,知道韩辛铎定是铜陵的主将,于是带着亲兵杀到韩辛铎身边,高声叫道:“这位将军,大宋天兵到此,江南不日就会属于我大宋所有,自古识时务者为俊杰,将军还是尽早决定方好。我大宋皇帝贤名远播,还望将军能够弃暗投明。”

韩辛铎此时早已没有了战死的念头,听得曹彬的呼喊,看着城墙上一边倒的局势,高声叫道:“我愿投降。”主将带头投降就像连锁反映在城头上起了轩然大波,守军或是跟着投降的,或是放弃了抵抗悄悄溜走的,也有一部分还想抵抗的,不多时就被围上来的宋军剿灭。

战事很快就结束了,曹彬一面派人接应李汉琼入城,一面带着士卒全面接收铜陵城,清理不投降的士卒和豪门世家。不出两日,整个铜陵城就稳稳地落入了曹彬的手中。

巩固了铜陵,曹彬立刻派人通知潘美,约定时日同时向池州和铜陵中间的石牌口进发。待得得到了潘美的消息,曹彬留下李汉琼守卫铜陵,自己带兵南下。

石牌口只是一个靠近长江边岸的小县,本隶属于池州,是以守城的军队并不多。当守城主将发现小小的石牌竟然南北同时面临大批宋军的攻击时,早已放弃了抵抗,乖乖地打开城门投降。

潘美留下部将守卫池州,自己和樊若水带着大船北上来到石牌口。待得拿下了石牌口,樊若水便开始智慧大宋的水师架设浮桥。石牌口这里的水流并不湍急,樊若水指挥船只一个一个地紧紧相连,然后每只相邻地船只都用宽大的木板用铁钉钉在固定在一起,然后每个船上的甲板都铺上用竹子编制的竹筏,这样便形成了一条可以容许六人并排行走的平坦的小道。由于整个过程需要船夫地驾驶技术,还要有一系列繁琐地加固,铺排等程序,所以浮桥的进度很慢,尤其是进入了深秋,秋风不断,不但影响了船只的位置,就是江水的流速似乎也变得快了许多,更加影响了浮桥的架设进度,樊若水用了五天时间,终于在石牌口架设成了与采石矶江面宽度等同的浮桥。看着眼前的浮桥,却似一条小路横空出世,稳固而平坦,曹彬和潘美不惊被眼前所看到的情景征服,互相对视着,忍不住齐声叹道:“如此人才,如此奇观,真乃天乃天助大宋。由此浮桥,何愁江南不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