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兰亭序,千古之谜(2 / 2)

加入书签

传世的《兰亭序》,都是摹本或仿品。曾经有一幅《兰亭序》在历史上一度被认为是真迹,但后来经过大量考证,又确定是冯承素使用“双钩填墨”的摹本,并非真迹。

有关《兰亭序》的发掘和收藏,又不得不提一提喜欢“毁古不倦”的乾隆皇帝。

乾隆四十四年春,他已经收集到有关《兰亭序》的六幅作品。

虽然其中并没有《兰亭序》真迹,但也都是历史上的名品,其中就包括冯承素的那幅摹本,另外五幅是:虞世南摹本、褚遂良摹本、柳公权书《兰亭诗》并后序,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诗》,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原本。

这六幅作品,可谓真迹之外价值最高的相关艺术品,能收集这么多,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过,这位乾隆爷还是意犹未尽!他又让大学士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阙笔,再成一幅。

这也就罢了,毕竟是补齐阙笔,而且于敏中也算得上书法家,书法风格于董其昌相近。

可是,意犹未尽的乾隆不止多“造”了这一幅,自己居然又临了一幅!

可能是他也知道自己的水平不大行,没敢临唐人的作品,而是临了“董其昌临柳公权”那幅。

于是乎,前面六幅,加上于敏中补阙的一幅,再加上乾隆皇帝只能算得上“凑数”的一幅,一共八幅,成了著名的“兰亭八柱册”。

因为乾隆皇帝为了“一永其传”,将圆明园的“坐石临流亭”改建成“八方重檐亭”,换了八根大石柱,每根柱子上刻一幅,“兰亭八柱”由此而来。

不过,就此再想想,乾隆酷爱古董古籍珍品,又是君临天下的皇帝,就连他也没找到真迹,那真迹从唐代以后没有传下来的可能性极大。

对此,如今盛行的说法是,《兰亭序》被唐太宗李世民带着下墓陪葬了。

有些综合正史、野史、传说的本子,听起来还有鼻子有眼的。

据说,王羲之对《兰亭序》也珍爱异常,因为他后来曾经也试过,再也写不出这种水平的作品了。于是,王羲之将《兰亭序》作为传家之宝。

传至王羲之的第七世孙,已是南北朝末期。不过这个第七世孙少年时出家了,法号智永。这个智永作为王羲之的后代,不痴迷书法也说不过去。他痴迷到什么程度呢?在出家的永欣寺,他把自己关在一座小楼里苦练书法,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就此苦练三十年。

智永后来确实也成了历史上的一位书法名家,虽然比不上王羲之王献之,但,“真草千字文”了解一下。

智永活了一百岁,很长寿;但他是个和尚,没后代;王羲之将《兰亭序》作为传家宝的愿望就此中止。不过,智永没儿子,还是有徒弟的,他临终前将《兰亭序》传给了徒弟辨才。

辨才为了不负师父所托,在屋梁上悄悄凿了一个洞,将《兰亭序》藏在了里面。

此时已是唐代贞观年间。皇帝李世民听说《兰亭序》真迹在辨才和尚那里,多次安排人想弄过来,不过辨才软硬不吃,就是一句话:师父圆寂之后,贫僧也不知那《兰亭序》的下落。

李世民一看,软硬不吃,那就智取。不久后,一个书生“无意中”认识了辨才。这个书生的书法造诣很高,和辨才相谈甚欢,感情愈发深厚,最后成了“知己”。

有一天,书生竟然带了两幅王羲之的真迹来找辨才,知己共赏析。聊至酣处,辨才感叹,说你带来的书法,虽然都是王羲之的真迹,却不是极品!就着这个话头,书生经过一番试探和套路,终于让辨才说出了自己有一幅王羲之的神作。

继续套,辨才犹豫再三,说出了《兰亭序》。书生自然“不信”,说辨才吹牛,连同鄙夷的眼神一起发挥。

辨才一时没控制住,居然从房梁上取出了《兰亭序》!

这书生仔细查看之后,居然直接将《兰亭序》收入袖中,同时拿出了皇帝的诏书!

原来,这个书生就是监察御史萧翼!

辨才此时才知上当,但悔之晚矣!

李世民由此得到《兰亭序》。辨才和尚就此忧愤成疾,没过多久就撒手去了。

李世民在世时,命不少书法名家作《兰亭序》摹本,同时还有“拓本”;而驾崩之后,《兰亭序》作为陪葬品被他带进了棺材。

如果,《兰亭序》真迹确实陪葬了,那眼前这一幅又是什么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