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动摇(1 / 2)

加入书签

 对于柳如是她们来说,这场面委实就跟坐过山车一般,心绪起伏简直不要太大,当然,如果她们知道什么是过山车的话。

先是突然遇匪,然后周少瑜居然还答应交人!还好最终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硬抗。

可即便如此,心里头仍旧是不安的,毕竟人家人多么。

不曾想,周少瑜居然如此生猛,几个流畅无比的动作,就瞬间斩杀五名山匪,再之后,周少瑜似乎化作了杀神,先是趁着还有些许距离飞速出箭,由于角度问题并不能全部看到,却真真切切的听到五声惨叫。

本来前头就十来人,如今去了十个,包括那位矮胖的男子在内只剩下两人显然不敢再冲。至于再往后,只知道周少瑜直接冲向了马车后方,虽看不到,但惨叫却是一声接着一声,此外还有武器的碰撞声。

其间矮胖男子和另外一人曾想趁机冲上马车劫人质,但却被及时赶回的周少瑜挑落,随后一直紧紧护住马车,直到最终回归平静。

只不过后边这一段,谁都没有敢再看,太血腥,太叫人害怕。只知道,当周少瑜重新踏上马车再次前行的时候,打帘外传来的浓烈血腥味,以及那句‘莫要掀开帘子,会吓到人’的话语。

期间曾在一处溪流停过一会,但都没有下马车,更没有揭开帘子,再看到周少瑜本人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此刻的周少瑜笑容依旧和煦,一模一样的白色道袍穿在身上,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过。

晚餐很清淡,毕竟基本都没什么胃口。而且在那些血腥的画面中缓过来之前,也很难有别的一些想法,场面比较沉寂。妹子里头,也就是大小乔好很多,怎么说也是亲眼看过战场的,只是没有如此近距离而已。

“隐娘以为,这江南富庶之地,为何会有人落草为寇?大明,又是否还是那个强盛的大明?”周少瑜打破了沉默。

若在平时,柳如是肯定能说出不少东西,然而此刻委实思绪够乱,理了许久,也最终只来句‘不知’。

周少瑜耸耸肩,继续问:“世人皆言,阉党祸国殃民,无半分好处,那么隐娘以为如何?”

“这是自然!”这下子柳如是到是毫不犹豫。“阉乱祸国,自古有之,最是当诛。”

对于这个答案,周少瑜一点也不意外,柳如是的交集圈子都是书生士子名士。读书人嘛,都爱名,只要不是真到那一步,谁都喜欢骂一骂阉党,这就等同于是士林中的政治正确。受到如此熏陶的柳如是自然也会如此认为。

“那隐娘又可否知晓,魏忠贤尚在时,朝政尚且能够维持,远的不说,单说军饷这一块,若逢战事,无论如何也能凑得出足额的银两,而现在呢?隐娘可知,别说军饷,就是将士们吃的粮食,都有着大量的泥沙来糊弄人。”

这绝非说笑,彻底改变大明气运的,有两战,皆在几年之后。其一为大明孙传庭战闯王李自成,军备老旧还生出瘟疫也就罢了,朝廷方面该下拨的银两迟迟不见踪影,至于粮食,除了上层,下边的全是泥沙!

加之军队士气低下,若是想要取胜,必须需要时间休整训练,奈何架不住朝廷三番五次催促孙传庭出兵,结果不言而喻,孙传庭战死,明朝关内最能打的军队全军覆没!

再往后,李自成势如破竹,一路打上京师,而期间,崇祯欲调吴三桂的边军回防京师,但却需要足足一百万银两的才行,为此,一场闹剧出现了,崇祯向大臣借钱,甚至还摊派任务,然而,既然都是闹剧了,自然是可怜的很,反正大伙都哭穷。

最终形式所逼,崇祯总算拿出魄力,强调吴三桂入京,然而结果便是,吴三桂还在路上,京师便已经被破。

值得一说的是,关外的形式也相当的不好,花费数十年建立的锦州防线已经被满清击破,不得不退守关宁,而这是大明在关外的最后一片土地。

让吴三桂入关进京,就等于放弃了关外所有地盘!

所以,实际上,就算吴三桂顺利入京抵御了李自成也是白搭,因为短时间内不可能覆灭闯王军队,而关外,满清正在虎视眈眈。

明朝的灭亡,其因素太多了,结合到一起,便是像不灭亡都难,有人说崇祯太蠢,不知道南迁金陵,可迁了又如何,纵观历史,南唐、南宋,谁做到了再次复兴,不过是苟延残喘。

不提崇祯功过与否,单死前最后那封血书,那句‘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便足以说明大明之气节,而不像清朝末期的‘百姓生死与我何干,只需我大清的帝位还在便可’。

柳如是没说话,这些她并不那么清楚,平素谈论时局归谈论,但并不会真正涉及到具体内容上去。但大抵是不服气的,照这么个说法,那些个太监还是好人不成?

周少瑜也不以为意,很是直接的道:“大明早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真要追溯,可以从土木堡之变开始算起,因为这件事,意味着文人,正式开始掌控政权。别急着反驳,听我说完。”

见柳如是张口欲言,周少瑜抬抬手,随后起身伸个懒腰,双手背后,继续道:“并非是文人不好,偌大的国家,必须需要有才之人治理,而文人当中,也的确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存在,然而这不代表他们就没有过失,当然,此事太过久远,若细细讲来未免太消耗时间,还是从近讲起……”

一开始周少瑜就决定从这方面入手,要刷掉一些柳如是固有的观念,以柳如是之才,周少瑜相信,只要好生培养,必定也会是一个政务能手,当然了,前提是观念看法要改一下,周少瑜并不反对儒家,只是若是变了味道的,那就没意思了。

任何一个群体,肯定都有好有坏,文人当政主权没什么,可若是又下场比赛还兼职做裁判呢?无人监督牵制的情况下,不发变化那才叫奇怪。

明朝的政局,本是勋贵与文臣之间的均衡,而土木堡之变,不仅皇帝被俘,勋贵也元气大伤,文臣开始崛起。

中间几位皇帝暂且不提,直接跳到明神宗万历帝,也就是嘉靖帝朱厚熜。

在张居正的的辅佐下,一度开启了万历中兴,而嘉靖帝本身善于抓财政的本事也的确有一手。这位皇帝优点不少,可缺点和留下的祸患也同样多。

众所皆知,明朝的皇帝是个性最多的朝代,嗯,这是好听的说法。而其中嘉靖帝,则有着数十年不上朝,仅出宫过一次,此外全都待在皇宫内的惊人纪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