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彷徨(1 / 2)

加入书签

 在唐朝,历代皇帝都在想办法尽可能削弱世家阀门的影响。皇权与世家,这二者之间很多方面上都是对立的。

没有朝代是不想中央集权的,也没有世家是不以家为先的,这基本的矛盾也就早就了二者的明争暗斗。

而想要削弱世家,那么最直接的法子便是提拔重用寒门出身的子弟。因为他们基本上和世家不会太对头。

然而世家会坐以待毙任由皇帝‘胡作非为’?当然是要反抗的。是以每一次科举,便是皇权与世家,乃至于寒门的斗争。

那么咱们的诗圣杜甫算是哪一方呢?

杜甫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嗯,这位和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兄弟关系挺密切,而最后流放峰州,也就是越南去了。此外,杜甫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

如此看来,杜家虽比不得当世一流家族,但绝对不差,至少家中是极为富裕的。不仅如此,杜甫的生母崔氏,乃是出自于清河崔氏,这可是七宗五姓之一的存在。若时间线往后,杜甫的妻子杨氏,则出自于弘农杨氏!是了,就是杨玉环他们家,只不过不是一支的罢了。

是以综上所述,无论怎么看,杜甫都应当算是世家一流,而并非寒门。

然而事实上,此次来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的杜甫最终是落榜的,不仅如此,杜甫一生都没受到重用,真正的第一份官职,都已经是此时的二十年之后,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芝麻大点的官儿,就是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和杜甫的文采一点都不相符。

而这时候,杜甫都已经四十多岁了。明明好歹他老爹还做到了兖州司马这等要职,为何他就这么惨?

真若说原因却也简单,自然不是因为才华不够咯。一来是时运不济,权相李林甫因为各种原因要挡道,当然了,这不只是针对他一人而已。二来么,便是先前说的争斗了。

整个唐朝,就入仕途径而言唐代宰相登进士的共149人,其中寒门为57人,剩余92人全为世家。而举明经和其他科的共34人,其中世家22人,寒门12人。

这绝对是世家占优的,尤其到了唐朝后期更是如此。

就这,还是在皇权想办法压制平衡之下的结果,由此可见世家的影响力。

然而为啥杜甫就没捞着好处呢?谁让他不上不下呢。

说是世家,实际上却没那般家大业大,说是寒门,那就更算不上了。

如果是世家重要人物,比如七宗五姓嫡出,这基本上就是皇帝也会睁只眼闭只眼不好阻挡,可这般不上不下的世家,不打压你打压谁?

说是说杜甫献赋,得李隆基赏识,然而也不过如此罢了,真要重要,那就不是待制在集贤院,以参列选序等待候补分配了。

细想着杜甫的过往,周少瑜心下也是一叹,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杜甫真受重用一展抱负,未必能够成就诗圣之名,要知道这家伙单是流传于后世的诗歌就有一千五百多首,天知道中间又有多少失传的?

而且,杜甫真登上高位,后世又是否真有那么好的评价?说到底,他也是世家一员,当真有事的时候,仍旧会以家为先。

杜甫如今不过二十三四,尚未娶亲,迎娶弘农杨氏那是在三十岁的时候,还早着呢。可以说,现在的杜甫看起来还是稍显稚嫩。可再稚嫩那也比周少瑜强啊,谁让周少瑜模样就是一副弱冠味道的大少年模样。

偏生还一口一个‘子美贤弟’,哪怕知晓有些人天生面嫩,杜甫也是不习惯的很。

莫看年岁还不大,却也已经出游过,去过山东,去过江南,也算开阔了几番眼界。可仍旧还是稚嫩了,压根没可能是周少瑜这老狐狸的对手,轻轻松松就给唬住。

哪哪哪风光景色如何,哪哪哪又是如何风土人情,那说的叫一个头头是道,年轻人嘛,总归是向往看一看外边的世界不是,听的如痴如醉。

至于说如何相识的?

杜甫也有点莫名其妙,好好的走着呢,就被人从旁边一撞,而且还被踩了一脚,接着就被以道歉为名义拉入酒楼饮酒。

“子瑾兄博闻强记、见识多广,委实叫人佩服。”杜甫再次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好些杯下肚,感情也上来了,也不在那般生疏了。

“哪里哪里,不过一俗人尔,真若才华,那比的上子美贤弟半分。你看,子美贤弟如今已然参考进士科,而愚兄仍旧完完全全的白丁一枚,比不得比不得。”周少瑜摆摆手,看似随意的道:“终究不过一寒门尔,想要出人头地实在太难,不若逍遥此生更加快意。”

其实这意思呢,也算是相当隐秘的劝慰杜甫,让他以后别太执着,因为杜甫的确就没出过头么,可谓一生郁郁。

但仍旧年轻的杜甫哪里会想那么多,只以为周少瑜心怀不满,有所抱怨,只是这问题他也不是那么好接话。委实是哪怕再小的世家,其优势也要远超寒门。

“子瑾兄何必自谦,以兄之才,势必会受人赏识,子瑾兄何不考虑一番娶一贤内助?”杜甫建议道。

寒门想要谋求出路,大多仍旧还是要傍上世家的门路,而后因此结亲者多不胜数,不过即便是娶,一般要么是远房,要么是庶出,寒门想娶嫡出?没可能的,这叫门不当户不对了就。

杜甫这意思,显然是建议周少瑜多送拜帖,多多找机会自我引荐,得看重后迎娶人家族中之女,自然就有更多的可能和机会谋求出路。

基本而言,这才是寒门在唐朝谋求上升路的最稳妥路线,像是小说里那般,一个穿越者穿越过来啥人脉关系没有,单单参加一次科考就高中不说还立刻得到重要,这可能性基本等同于无。

每每科考之前,真有抱负和一定把握的人,定然会早早赶到,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推销自己。一有名声,二有人赏识。二者相加,才有可能榜上有名。

李白干过这事,杜甫同样也干过这事,此乃常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