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营养不足(2 / 2)
不过孙立恩还是第一次碰见“搬来宋院长也没用”的科主任。宋文对下面科室的掌控力那是毋庸置疑的。就算是检验科的赵卫国,也不敢直接和宋文对着干——他甚至不敢和柳平川直接作对。但韩主任说话从来没有水分。他要说没用,那肯定是真的没用。
黄骅主任凭什么就有这种底气?孙立恩有些困惑,不过他可以肯定,这底气绝不是因为背景或者身份——就凭宋院长那个脾气,火起来了还管身份?
“这个用药方案有点问题啊。”孙立恩正在努力猜测黄骅主任的底气来源,坐在桌子后头的黄主任忽然皱着眉头说起了话,“为什么给她用了这么多的标准隔膜袋营养液?”
标准隔膜袋营养液是临床治疗中对有进食困难的患者进行热量补充的主要手段。对于长期无法自己吃饭的患者来说,脂肪乳注射液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手段——总不能看着患者因为昏迷不能进食,就活活饿死吧?如果只是短期的昏迷,那还可以用葡萄糖注射液简单维持一下。但像钱爱武这样处于三期癌症术后,有严重混合感染,以及之后陷入昏迷的患者,对热量的需要量远高于普通人甚至其他患者。她的身体会比平时更需要营养物质支撑,才能尽快好起来。
“额……”孙立恩听到这个问题后着实愣了一会才答道,“她的营养需求比其他患者要高……”
“我知道她需要更多的热量补充。”黄骅主任继续道,“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要用标准隔膜袋,而不是分隔输入?她之前是脓毒症休克对吧?”
“营养支持策略是根据妇科建议制定的。”孙立恩也隐约察觉到了黄骅主任的这个问题可能很重要,“根据我们的计算,她每天摄入的卡路里总量是够的——每天摄入4000kal……”
黄主任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自己嘟囔着,“为什么不早点来找我会诊呢?为什么不去请营养科来制定营养计划呢?”他抬起头,看着孙立恩道,“虽然这个问题的后果可能还没有体现出来,但是你们这么搞下去,哪怕真的给你们换了药,她也未必就能好好的醒过来。”
“您的意思是……”孙立恩真有点慌了,他努力回忆了一下,这几天去看钱爱武的时候,状态栏都没有提示过营养不良的问题。
“你们啊,对营养看的太轻,对数字太轻信!”黄主任一边摇着头,一边从身旁的文件柜里拿出了一叠资料,“还好你们来找我的时间不算太晚。再拖上一个礼拜,这人非得让你们饿出毛病来不可!”
对于处理严重感染性休克的患者,黄主任的经验绝不比急诊科更差。而当专业范围集中在营养支持和长期治疗上,急诊科就更不如黄主任了。
“这样的患者,身体是处于严重应激状态的。”黄骅主任指了指一旁的凳子,让孙立恩坐好。自己则翻起了资料,一幅要给孙立恩上课的样子。“妇科的营养方案是每天输入四千卡的标准隔膜袋营养液。这个方案如果只是对肿瘤根治术术后的患者,勉强够了。但是她还有坏死性筋膜炎,这个身体所需的热量最少要给到五千卡才够,而且蛋白质要给的更多一点。”他抬起头,看着孙立恩然后又摇了摇头,“只用标准隔膜袋营养液,热量够了,脂肪太多,蛋白质太少。她的身体为了合成出足够的蛋白质修复身体,消耗的热量又高出一截去。”说到这里,黄主任显得很有些遗憾,“你们急诊出身的不懂这个很常见,icu里的医生们也懒得请营养科会诊。但是这个习惯不好,非常不好!”
根据一般统计,icu中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只有29%能得到足够的能量供给。大部分患者都存在供能不足,而且其中有大约56%的患者蛋白质摄入不足。这一方面是因为早期肠内营养处方(een)不合理,延迟肠内营养(den)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营养中断有关。而更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标准隔膜袋营养液的广泛推广。
标准隔膜袋营养液是个好东西,里面预装好了包括脂肪乳,氨基酸,以及葡萄糖的混合物。只需要在给患者注射前,挤破袋子里的隔膜,使营养液混合均匀即可使用。常温下的标准隔膜袋营养液保质期长达24个月,方便大量生产和储存,更重要的是,它避免了以往院内自制营养液可能引起的各种污染问题。
但这种标准化生产出来的东西,往往就和“个体化治疗”没了关系。按照标准配表生产出的标准隔膜袋营养液,实际上无法满足很多严重应激患者对于蛋白质的需求。而且由于是直接将营养液注射到血管中,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代谢紊乱综合征的患者都不能使用这种营养液。
icu里的医生们对于病情本身高度关注,但却经常疏忽于营养供给。事实上,绝大多数医院科室都有这个问题。不过他们的病人大多可以自行进食,就算出现了主动给予的营养不足,患者自己也能够摄取食物。
尽管een是否应该应用于休克患者身上仍有争论,但至少有一点是黄主任可以肯定的——钱爱武现在摄取的卡路里不足,而且摄入的营养不够均衡。这可能也是她的感染至今好转程度仍然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