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 扫盲教材(2 / 2)

加入书签

方书安不指望现在的物流行业像后世那样发达,毕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没有电商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实现大规模的快递单子。

但是么,邮政又是刚需的存在,除了日常交流的信件,不管是官府还是民间商业,依然会产生大量的票据和业务量,那些才是邮政系统活下去的根本。

毕竟在电商还没兴起的时候,不管是国外的全球速递还是国内的顺丰等快递,已经能够活的比较滋润。

至于电商大爆炸的年代,那只不过是让快递物流行业更加繁荣。

“要送东西,那些所谓的快递员,至少都要识字吧,你从何处去找合适的人员在向下,识字的可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们可不会干送信件这样的事情。”朱由校对大明读书人还是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以现在的识字率,想要找到合适的邮递员,真的很难办到。

不过么,既然方书安要上邮政系统,对于这样的细节也是有准备的。

只见他掏出一本书,很薄,看着也比较低档,看上去就是书坊里引出来的低档货。

“扫盲教材”

朱由校当然认识这个四个字,但是他们组合在一起,可就有些陌生,扫盲是何意,教材呢

他疑惑地翻了翻,大致明白,感情就是给不识字的人准备的一本书,用来让他们认识一些常见字。

似乎是因为单纯的认识笔画难度大,还准备了专门的图画来代表某个字,比如说门,就专门画了门的线描图,这样形象,并且容易记住。

最为关键的是,他看到了此前方书安提到过的东西,拼音

“这个拼音,不是你的撒手锏么难道也要将其在民间推广”

按照朱由校的理解,拼音作为一项重大的革新,肯定是要在学院使用,因为他方便使用的特点,会极大的提高学院的教学效率。

如此好的东西,按照以往各大流派的传承,自然是要留在自己名下,不能够轻易的拿出去示人。敝帚自珍、闭门造车,才是读书人的主流。

但是啊,方书安就不一样,好东西就是要拿出来大家分享。

“其实,有两个原因在其中。”方书安举起两个指头,说到,“其一,学院招收的学生,大部分已经进行过基础教育,他们的识字率不成问题,传授给他们拼音,也不过是锦上添花;其二,对于大明来说,更多的读书人,才能从中选出更多的人才,您也看到了,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往的文盲工人,已经不能适合现在技艺的进步了,所以说,让人们都学习基本的文字和知识,是躲不开的事情。”

想要进入工业时代,依靠一堆文盲自然是不行。

毕竟,不管是操作机器,还是实际生产当中的检查与测量等等,都需要相关的知识结构。

后世共和国,占便宜就是因为培养了数量巨大的工程师。

虽然一直被人诟病,创新力不足,但是在工业制造、全流程工业体系上,必须要有数量巨大的工程师,来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进行。

如果按照过去的观点,百姓书读的越少,越有利于统治的进行。但是,时代不同了,大明现在的制造业,哪怕就是在识字率很高的京城,也找不到合适的产业工人,所以,这样从基层开始倒逼上层改革的事情,无时不刻不在发生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