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 糟粕的恶果(2 / 2)

加入书签

因为历史的发展,已经告诉他,什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合理答案。

文化凝聚力遇到侵袭时,就得依靠一个坚强信念来重塑民族的凝聚力。

那么,如何去有这样的信念?

那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故事。

当年,元太宗窝阔台汗派遣拔都率军征伐欧洲。

当时,还没有俄罗斯的概念,在伏尔加河以西的广阔疆域上分散着无数个不同民族的小公国。

这些小公国的军队面对蒙古大军节节败退,拔都先后征服了钦察草原、克里木、高加索、保加尔、伏尔加河和奥卡河地区以及第聂伯河流域的罗斯各公国。

被征服的这一广大地区成为拔都的封地,后来叫做钦察汗国或者金帐汗国。

拔都将伏尔加河地区作为政治中心,在入口处建立萨莱城。

后来蒙古大汗蒙哥去世,庞大的蒙古帝国分裂成四大汗国。金帐汗国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也就是俄国的前身。

说起来的话,被金帐汗国支配的时期,算是俄罗斯的黑历史。

广阔的疆域上,上千万俄罗斯以及其他民族人民被几万蒙古人骑在头上作威作福统治两百多年。

没有核心凝聚力的情况下,数量优势没有任何作用。

等到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伊凡四世自封沙皇,改国号为俄国。这才形成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但是么,因为民族混杂,文化差异大导致国内动乱不断,整个国家依旧缺乏凝聚力。

如此状态下,即便俄国有个庞大身躯,也不过是徒有其表。

时间进入人类历史上最为热闹的20世纪。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革!

欧洲列强纷纷工业化,俄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

一战爆发,土耳其人掐断土耳其海峡,英法无法输血给沙俄。

于是乎,不过三年时间,沙俄崩溃,布尔什维克掌权。

虽然回头看,当时的苏维埃政权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但是也正是这样一个证券,让此前不过是二流国家的沙俄,突然具备一种从未有过的向心力!

一战结束,协约国当即组织规模空前的武装干涉。

西伯利亚,高尔察克拥有40万白军。

高加索,邓尼金也组织有30万白军。

两个方向的陆军发动攻势,已经十分可怕。

英法舰队进入黑海,英**队占领巴库,国内还有捷克军团暴乱。

如此形势,不用说,刚刚成立的政权,肯定抗不住,因为他们总共也只有五万军队。

相比之下,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对手。

但是啊,在布尔什维克组织领导下,俄罗斯人民团结一心,越战越勇,迅速平息国内的叛乱。

这是俄罗斯首次向展现自己凝聚力,那个一盘散沙,被几万蒙古人就可以统治数百年的俄罗斯已经成为历史。

俄罗斯有布尔什维克领导,已经变成一个坚强的整体。

第二次展现惊人的凝聚力是二战。

东线战场是著名的绞肉机,一个空前残酷的战场,战前不过一一八千万人口的苏俄,伤亡超过2600万,军队阵亡就达到880万。

1941年,苏军人数是460万。在东线战场,苏军阵亡880万。

什么概念?相当于基层士兵换了两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