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三章 调教裴元庆(1 / 2)

加入书签

 李智云当然不会躲闪,其实如果他真想躲闪随时都可以躲闪,经过CPH4的改造之后,他的身体已经具有超强的可塑性,甚至远远超过了橡皮泥。

他既能够变成任意形状,也可以变成任意种类的物质,既能够像水银泻地一样无孔不入,也可以像水一样的永无常形。

但是现在他不想躲闪,先前扭曲身体躲避雄阔海那一斧是不想反伤对方,现在却不必有这个担心了,因为对手换成了吃人的伍天锡。

一个以吃人为乐的残忍角色,伤了就伤了,杀了就杀了,又有什么打紧?

所以他选择了硬刚上去——小银锤直击混金镋,在这两件看似严重不成比例的兵器相撞的那一瞬,在所有人的眼中出现的是这样一幕情景——星落如雨。

并不是天上的星星掉落下来汇成的流星雨,而是那支混金镋被小银锤撞飞到空中,在上升的过程里支离破碎,再落下来时,在阳光的照耀下灿若星雨。

前文说过,小银锤的质量足有万吨之重,是在坍缩过程中混合了大量空气中子而形成的中子星一样的兵器。

所谓空气中子是由空气中各类气体的原子经压缩而形成的,当空气遭受到超强的压力且无法逃逸时,各种气体原子核周围的电子就会钻进原子核中形成中子,这种物理变化与中子星的原理是相同的。

与质量巨大的空气中子的质量相比,原本那柄八棱梅花亮银锤的质量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完全可以把小银锤的质量看做是空气中子的质量。

这种质量的小银锤撞在混金镋上,就好像一颗中子星撞在了地球上一样。中子星撞击地球,粉身碎骨的只能是地球,同理,小银锤撞击混金镋,粉身碎骨的也只能是混金镋。

撞碎了一支混金镋还不算完,李智云顺势挥动小银锤继续上撩,将伍天锡的第二支混金镋撞上了半空,又是一片星雨洒落下来,伍天锡的身形踉跄倒退几十步之后,才一屁股坐倒在地,彻底傻了眼。

不论是小银锤上面挟带的力量,还是这匪夷所思的碰撞结果,都是他理解不了的现象存在。

全场众人都跟着傻了眼,这是怎么回事?这柄小银锤的威力怎么可能如此巨大?就是裴元庆的大银锤都没能把伍天锡的兵器磕飞击碎,怎么这老道的小银锤反而做到了?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令人们更加惊奇的事情还在后面,那就是既然两支混金镋都已经粉身碎骨,为何伍天锡却似没有受伤?就连最常见的呕血都没有发生,难道说伍天锡的身躯比混金镋还要坚实么?

“跪下!给苏姑娘磕头道歉!不过先说好了,即使给你苏姑娘磕了头道了歉你也难逃一死!”

“紫阳真人”的话语好像是在给众人解惑,众人这才知道是“紫阳真人”手下留了分寸,想要让伍天锡认错道歉以后再死,不然伍天锡只怕已经被打成肉酱了。

然而这一次众人却是理解错了。李智云说这句话真的没有表示手下留情的意思。

只有李智云本人才知道,刚刚他那两下真的没有留手,只是刻意地控制了一下力的方向,没有造成虫洞的出现,练成吠陀神功的他已经掌握了如何制造空间型虫洞并且利用这种虫洞旅行的方法,但是他现在不需要旅行。

除了控制力的方向之外,他真的没有顾及伍天锡的死活,但是结果表明伍天锡居然没有受什么重伤,他就不得不暗暗诧异了,这小子一身功夫还真是挺邪门的,莫非那邪帝舍利竟然兼具金刚不坏之效么?

伍天锡也是一个狠人,此时既然知道自己远非人家的对手,性命全在人家手里捏着,索性耍起了光棍,“你少跟老子废话,要杀就杀,想让老子给女人下跪门儿都没有!”

伍天锡的确够硬气,但是硬气也分是什么人,他这硬气在李智云面前毫无作用,并不能换来某种同情或怜悯。

李智云也懒得多说,冷冷一笑,就打算强行控制对方的意识,令其下跪磕头道歉,然后就像杀死王仁则那样把这具吃人的躯体坍缩成一粒尘埃了事。

正打算这么做时,面前却忽然多了一人,不是别人,正是十二岁的少年裴元庆。

裴元庆终究是孩童心性,对“紫阳真人”手里那柄小银锤产生了浓浓的好奇,说道:“你这银锤是不是仿照我那一柄做出来的?拿来给我看看!”

孩子的想法很简单,他想不通那小小的银锤为何能够砸碎伍天锡的混金镋,就觉得这小银锤或许有什么奇特之处,想要亲自拿在手里掂量掂量。

李智云却断然拒绝道:“不行!”

裴元庆立时涨红了一张小脸,怒了。

他年少勇猛,自打艺成以来从未遭遇敌手,连同他父亲裴仁基在内的一家人都捧着他哄着他,久已养成了骄狂的性格,颐指气使惯了,又何曾被人拒绝过?当即怒道:“你这老牛鼻子怎地如此吝啬?既然你不肯借锤一观,就把小爷的银锤还回来罢!”

不管怎么想,也不管怎么说,总之这“紫阳真人”出现的时候变没了他那柄八棱梅花亮银锤是有目共睹之事,就说你把我的银锤弄没了绝不会错。

李智云本想告诉对方这锤子你拿不动,却被对方言语的无礼激怒了,看向裴元庆的姐姐说道:“裴翠云,你们老裴家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裴翠云闻言大惊,心说这老道怎么能叫出我的闺名?

等听完对方的质问又不禁很是惭愧,脸生红晕,却不是羞的。她当然不愿意父母宠溺弟弟,但是身为一个女孩儿家如何做得了父母的主?爹娘惯着弟弟,我能说啥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