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山阴城(2 / 2)

加入书签

岐雨激动兴奋了一天,早已经疲惫不堪的睡下了。无韵虽然也觉得有些累,但精神尚好,让人在船头的宽阔处摆了条几,沏了鲜绿的翠片,席地而坐,享受这份难得的静谧。鹿郢走出船舱,抬步迈上甲板的台阶,就闻到了这温蕴的茶香。

美人素手握茶,怡然自得,看似很近,却又总让人觉得透出那么一份冷冷的疏离。鹿郢自嘲的牵了牵嘴角,看样子,今晚自己注定要做那不识趣的人了。他拱手笑道:“妹妹好雅兴,鹿郢叨扰了。”

临江而坐的无韵轻簇了一下眉头,转过头来释然一笑:“太子哥哥若不嫌弃无韵茶品粗陋,敬请一尝。”

鹿郢端起精巧的茶杯浅浅品了一口,入口清醇,回味甘甜清冽,不禁赞道:“原来妹妹藏得如此好茶,我竟不曾尝过。”

“太子哥哥赞缪了,此茶是母后所赠,怎的哥哥就不曾尝过?”

“实不相瞒,确实不曾。到母后那里请安时,也没见她沏过这种茶。是了,莫非是母后认为我一个不解风情的鲁男子,怕是连好茶糟茶都分不清,喝了也是牛嚼牡丹吗?”

无韵被他逗的笑了起来。不知是何原因,鹿郢确实是对女色敬而远之,为此雅鱼没少守着她抱怨。也许天下的母亲都是如此矛盾,儿子若是早早有了意中人,她会抱怨费尽心血养了十几年的心肝宝贝被人抢了;可若是儿子迟迟不对女色动心,又会操碎了一颗慈母心。

鹿郢被她的笑容晃了一下,似乎刚刚还闪烁在江面上的星光一瞬间便跳进了她的双眸里。

看出他的愣怔,无韵并没有着恼。她能分辨得出鹿郢的神色里没有觊觎,只有欣赏,就像对着一份让他心悦诚服的画。

这位大越国的未来继承人,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绝代佳人才能让他倾心?或许是早已有了一种人。

“听母后说妹妹原是孤儿,由简夫子抚养成人?”

“是的。”

“据我所知,简夫子来越国之前曾在楚国兰陵县做兰陵令,来越国时已将妹妹带在身边了。难道妹妹原本是楚国人?”

无韵心里蓦然紧了一下:“太子哥哥猜的不错,无韵确曾听阿公提起过,祖上是楚国人。”

鹿郢灿然而笑:“看来我越国确实是与楚国有不解之缘啊!妹妹可知我越国的两位擎国巨柱范蠡和文种大夫都是楚国人?”

无韵是真的惊讶了:“哦,竟有此事!”

他点头笑道:“确实如此。”

无韵这才明白,范蠡为何会向越王推荐名不见经传的韩子廉,竟有这层渊源在里面。

鹿郢突然唤到:“妹妹,且看你的身后!”

无韵转过身。

夕阳的余晖里,一座巍峨的大城傲然屹立!

船头逆水而上,渐渐的接近了大城。

天光已暗,远处的大城看不清模样。只有高耸的城墙随着船行而过,将连绵的曲线蜿蜒在夜色中。大城方圆该有二十里,像一只巨兽蛰伏在苍茫而平坦的大地上。

无韵惊叹道:“莫非是山阴大城?”

越王现在的都城是会稽山,也称嶕岘大城。而眼前的大城应该是正在兴建的越国新都城,山阴大城。

简子曾经跟她讲过山阴大城的来历。

越王从吴国死里逃生后,决定在会稽山复都。大夫范蠡曾向他建议会稽山虽然背山面水,地势上便于防守,却也恰恰因此而交通闭塞,不利于耕种和商贸往来。战事一起,就会出现物资紧缺,坐困为城。这种地势只能作为军事要塞,绝不是理想的建都之地。

后来越王同意了范蠡的建议,决定将新都营建在地势平坦,四通八达,面湖临海的埤中和平阳。这就是山阴大城。

大城由双城构成,外大内小,由范蠡亲自设计主持。规模仿照伍子胥设计的吴国国都,姑苏大城。

大城北门称阊阖门;阊又有通天之竟,故而名之。而小城是“一圆三方,西北立飞翼之楼,以象天门。东南伏漏石窦,以象地户。”范蠡如此设计是为了“通天求气”,达阴阳的燮调与天地的和谐。

范盠深谙天文历法、军事谋略、占风之术。筹划大城时,将天时,地理与攻略三位一体,内外呼应,使阴山大城面对强敌压境时固如金汤。

简况曾说山阴大城虽然仿照姑苏大城而建,却并不照搬,范蠡的筹划自有其独到之处。

会稽山之败后,越国对吴国臣服。越王归国后,极尽示弱之能事。

山阴大城的规模仅仅为姑苏大城的一半。姑苏大城方圆四十里,城门八向八座,山阴大城方圆则只有二十里,城门四向四座。大城中的小城规模更是只有姑苏小城的五分之一。

但山阴大城虽小于姑苏大城,功能上却更加完备,展现出范蠡的匠心独具,深谋远虑。

他的大城西面的卧龙山顶修建了一座飞翼楼,楼高八丈。守城军士立于楼上,随时可以监视远方的山田原野,丛林河流。稍有风吹草动,即可击鼓警示。与此同时。“起离宫于淮阳,中宿台于高平,驾台于成丘,立苑于乐野,燕台于石室,斋台于襟山。”

在山阴城外筑起城冈,派兵屯守。这里居山傍水,取地利之便,将大城置于军阵之中,可保大城固若金汤,故此,这道城冈也叫“固陵”。

范蠡认为,越弱吴强,是故“不敢壅塞”。为了迷惑吴国,另起放下对越国的戒备之心,在筑山阴大城时,故意缺西北一角。如此一来,表面上看起来是越国对吴国完全坦诚以待,完全没有防备之心,愿意世代向吴国俯首称臣。实际上剑分双刃。独缺一口,固然可以任吴国铁骑长驱直入,却也使三万越甲畅通无阻,直奔姑苏。

简子曾对无韵和阿蛮感叹道:“城缺西北、范蠡真是狡猾如狐啊!得此绝世良才,实乃越之幸、吴之殃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