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八章 火种(2 / 2)

加入书签

今天的人类文明,从上到下,不论体制、还是基因,都达成高度的统一,这对人类万众一心、迈向未来,无疑是最有效率的做法。

同时,却也降低了对抗内外危机的能力,有可能在极端事件中,被威胁一波带走。

就譬如现在的“追寻永生”,因此而禁绝繁衍,那么备份的措施也必须要有,哪怕对今天的每一个人都没有意义,

对全人类,人在文明而言,却是极端的必须。

“阿达民先生,‘火种’的本体建筑工作,预计可以在五年之内完成。

毕竟,这一工程并不需要隔绝微生物,但我们仍有顾虑,如果不隔绝盖亚表面的一切微生物,正如您宣称的‘第五次盖亚大战’那样,一旦遭遇严重破坏,‘火种’设施可能会失效,这样真的没问题吗。”

在URAL_041研究机构内,与专家们待在一起,阿达民听到了他们的担忧。

专家们说的明白,“火种”,一旦人类文明遭遇不测,就会自主培育胚胎、补充人口,并尝试重建人类文明的大型装置,本身对可靠性有极高的要求。

而且这种威胁,必定不会是瘟疫、地震这样简单,而有可能会是小行星撞击盖亚这样的天文级灾难,在这种灾难中,“火种”本身也很有可能受损,为此不仅需要极其坚固、可靠的结构设计,更需要完善的生化防范措施。

“你们说的很对。

不过,所谓‘后备手段’这种东西,本来就不能一点点按部就班、以最高标准去慢腾腾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尽快形成后备能力。

至于你们设想中的,具有完善生化隔绝能力的‘火种’,在条件具备时,盖亚净土也一样会动工兴建,不论到什么时候,这样的手段,都是一个文明必须要有的,尤其在今天这样的时代,更为必要。”

一边解释,一边在机器人引导下,众人穿过巨大建筑的内的甬道,在代号“火种”的文明重建设施内参观考察。

一切从指令开始,不出所料,这座庞大而复杂的设施,大部分都由“盘古”负责,人类则基本上只提出项目要求,并根据研发机构的规划文档,对设施的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检查与验收。

事关人类文明的存续,这种事,交给机器总归不太妥当。

但又能看什么呢,行走在甬道内,生命科学领域的白大褂们,脸上都是一副挺新奇的表情,借助“替身机器”浏览资料的阿达民则格外关注。

他清楚的知道,脱离机器,脱离人工智能,人类甚至连这一座机构如何运转,都搞不清楚,事实上根本无法事无巨细、精确到每一个环节,去验收由强人工智能负责解决的难以想象之工作量。

人类能看明白的,只是“火种”的总体架构与技术指标。

一千两百个休眠胚胎,数以百亿计的配子、合子,人造UTERUS体系,乃至管理这一切的弱人工智能控制中枢,这一切,都是延续人类存在的必要手段。

</br>

</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