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〇章 劣势(1 / 2)

加入书签

 但从长远的趋势来观察,人与机器相比,两个方面的劣势则是致命的。m.x23us.com

首先,与出厂就能打仗的智能武器相比,人类士兵的“生产”,周期和成本太高,动辄十余年的抚养和系统化的教育培养,让人类士兵的费效比低的吓人。

其次,与毫无自主意识,不会思考也没有任何小算盘的机器相比,人类的自我意识,必然导致自身的审视与价值的取舍,进而,永远存在对命令加以思考、质疑、抗拒甚至反戈的可能性,而这是任何指挥官,任何暴力系统的掌控者所最不能容忍的。

事实上,正是基于这样一点考虑,联邦的暴力体系,才对无人武器平台深感兴趣。

战争,本质上是流血的政-治,“为何而战”的思考一旦开始,结论,简直就是不言自明:农庄地里,生产线上每日劳碌的联邦民众,真的需要用战争这种手段,来和国境线外的同类,和那些不仅在生物学意义上、而且在社会学意义上的同类拼一个你死我活,才能捍卫自己的所谓权益吗,开什么玩笑。

人,多少总有自己的头脑,即便洗脑也不敢说没有一点疏漏,而原本应该摈弃一切人类情感、抛弃一切理性思考的士兵,拒绝成为战争机器,暴力的拥有者自然寝食难安,继而,对未来大有希望的替代品情有独钟。

就战争的本质而言,没有头脑的工具,永远比有头脑的更趁手。

这种判断,在人类世界的历史上,曾体现为愚民策略,洗脑手段,或者其他林林总总的一些下作把戏。

在今天,则是列强不约而同的动作,大力支持一系列智能化、无人化武器平台的研发和制造,用冷酷无情的钢铁和芯片将血肉之躯彻底取代,终极目标,是打造一支没有任何自我意志、完全听命于指挥官的无脑大军。

一旦这样的目标实现,联邦民众,则彻底失去战争中的利用价值。

他们的命运,也将随之而变。

战争机器的嬗变,从个体角度,不可逆转的趋势大致如此,站在普通人的视角,方然有些不寒而栗。

凭借过人的头脑,他当然明白,一旦人被人工智能掌控的机器所取代,不再具有军事上的利用价值,结合世界的未来图景,也就意味着在权贵眼中,绝大多数民众的利用价值进一步降低,甚至,是最后利用价值的直接清零。

毫无价值的存在,说好听的,是废物,说难听的则是垃圾。

一旦事情真的发展到那种程度……

但也还好,既然认清现实,意识到这不过是人类世界发展的必然轨迹,方然就叹一口气,他知道,哪怕透过喧嚣的表象,看清了所有这些事实,自己也根本无力改变这一切,只能看清形势、顺势而为。

战争机器的无人化,在体系底层,表现为武器平台的无人化。

除此之外,在这庞大机器的顶端,暴力体系的中枢:情报、决策、指挥与控制体系,也在逐渐迈向无人化和智能化。

这种趋势,并非简单的用自动化、智能化系统,来进行战争机器的信息传输,而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动向,是借助人工智能之力,辅助人类指挥官进行战争的分析与决策。

进而,在某些特定条件、特定场合下,逐步代替人类来进行战术、战役乃至战略层面的决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