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一章 零点(2 / 2)
今时不同往日,在联邦与列强眼里,核战争非但不会毁灭世界,反而是一个战争中的可选项。
核弹的打击目标,也从原先的侧重战略威慑、以大城市为目标,转而变为摧毁对方的战争潜力,这一策略上的改变意味着核武器的存在价值由“威慑”转向“实战”,也给方然的计划带来诸多变数。
核弹临空时,nep_871会成为打击目标,这一点无需怀疑。
凭借联邦的导弹防御系统,对抗来袭核弹头,对东北太平洋大区的一座小镇而言,被很多枚核弹集火的概率并不大,asa给出的数字也很低,大概只有3~5%。
这样低的概率,看起来,待在一百五十米地下的男人无需为性命而担忧。
不过,在核战争中幸存,只是参与竞争的一个必要条件。
倘若天堂镇遭遇重创,从核心计算机到供能系统都无法运作,仅以身免的管理员就只能坐以待毙,这和死掉也没什么两样。
所以一定要确保nep_871的安全,不能被核弹一波带走,是这样吗。
倘若剧变中的博弈,如此简单直白,那倒好了。
暗无天日的地下世界里,作息,全靠钟表,每天雷打不动在控制室里待很久,方然的时间感渐渐消散,对眼前的计算机系统,则越来越专注。
这种专注,透过简陋而低效的人机界面,他在尝试理解计算机、ai的逻辑。
眼前的计算机系统,作为一个人,能观察到的东西都呈现在界面之上,相比正运行在硬件体系里的程序,时刻流动的信号,简直就是沧海一粟,这让他产生了一些隔膜之感,哪怕多年来始终在耕耘it,现在,也无法彻底洞察ai的一举一动。
不然为什么要自行开发、组织ai呢,非但如此,便无法确信ai正在为自己效劳。
今天的计算机,人工智能,原则上仍未脱离“代码机器码运行时”的架构,即便其中有一些aiasm之类系统自动生成的机器码,不再需要人机沟通的“代码”,但aiasm归根结底也是人所创造,按理说,在人类面前的ai应该没有秘密,其每一条指令都来自于人的意志。
但理论上的透明,和实践中的了如指掌,根本就不一样。
正如面对大洋,理论上,阳光能照射到几千米海水之下的洋底,但也只是理论上,实践中,则下潜到几十米深度,四周就变作一片漆黑。
计算机的行为,就是如此,一旦体系规模庞大到某种程度,就没办法明察秋毫。
相应的,作为“看门狗”等系统的管理员,过去几年里一直在努力梳理、筛查代码,方然所做的大量枯燥工作,就是要确保这一系统的行为,没有意外,没有异常,而始终可靠的听命于托马斯*安生。
或者说,听命于他持有的秘钥。
相信其他的it管理员,也在做一样的事,剧变到来时,争斗之激烈便可以想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