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一章 驱使(2 / 2)

加入书签

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用在这里并不太妥当,但意义的确相近,一旦发动水雷攻势,向广阔无垠的大洋中抛掷、释放、漂流几十万枚各型水雷,要将所有这些水雷扫除干净,简直就难如登天。

以自动化、智能化时代的gpl,这样一项工作,也会耗费天文数字般的资源。

在海洋中布雷,后患无穷,这一点与陆地布雷并不相同,方然稍加学习,便意识到这其中的区别何在。

陆地布雷,在今天这时代,仍是一种廉价的战术、战役阻滞手段,但效果并不理想。

关键在于进攻一方,完全无人化、智能化的机器大军,尽可以用“炮灰”强行开辟通路,或者实施掘地三尺的火力准备,至多扔一枚战术核弹,便能突破雷场,什么样的地雷都会在核爆中灰飞烟灭。

但是在海洋中,哪怕投掷一枚核弹,也无法清除附近所有的水雷。

更不用说这些水雷,除坐底型外,大多数都会随洋流、海浪等因素而四处漂流,不论对行经者、还是扫雷者,都是噩梦。

总而言之,一旦将北太平洋变为雷区,便无法再涉足。

除此之外的后果,譬如,这样做会对大洋生物圈,尤其大型海洋动物造成什么样的影响,nep相关研发机构的报告,内容也不甚乐观。

战局紧迫,阿达民无暇顾及,一切只能让生物圈听天由命。

方然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吩咐研究机构的白大褂们,制定方案,迅速实施,尽可能留存太平洋生物圈中的物种样本,并在若干近海地带设置保护区。

秋季,随着“军”的大举行动,无数各种型号的水雷陆续被投放,漂流型直接在近海抛掷,远程无人机携带水雷掠过海面,另有一大批水雷装上了低成本缓速推进器,从原psk大区的各水下基地秘密放出,消失在大洋深处。

与布雷行动相呼应,一连很多天,“军”的安防部队都向北太平洋大肆开火。

从远程巡航反舰导弹,到中近程超音速反舰导弹,再到反舰型tbm,这些改装、设定为自主寻的之武器,在太平洋上疾飞乱舞,所到之处,一片狼烟。

不管打出去的导弹有没有找到目标,总之,一直以每小时300~500枚的速度倾泻弹药,巡航导弹射程最远可达六千至七千公里,“红军”的作战意图十分明确,等“太平洋海盗”反应过来,便会发现自己已置身于水雷包围,别无他法只有后撤一途。

以北太平洋变为禁区为代价,暂时彻底驱离“海盗”,这种战术,在旧时代的人类战争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但现在,后果,却是管理员最漠视的东西,为胜利不惜一切代价才是常规操作。

被导弹与水雷驱赶,逐渐退出北太平洋,接下来,如果不想实力受损,“太平洋海盗”就得另寻他路,进而与盘踞南方大陆与北大陆南部的“伊甸军”爆发冲突,这则是阿达民乐于见到的结果。

效果如何,一时半刻还无从反映,方然只放手让“盘古”去做。

他的关注焦点,仍然在西线,一千多万“军”与“十字军”较量的最前沿,双方较量的形势究竟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