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2 / 2)
田惟宁闻言垂眸思索,沈向南,做杭州知府五年,为官期间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倒也做了不少实事,风评颇好,若非离任之前恰好遇上天灾,履历上会更好看一些。从为官上看,此人不愧为一方父母官。
只是,京城不比杭州,京兆尹一职,难得空缺,多少人都盯着这个位子,除开本身能力之外,能在众人博弈中胜出还需其他的加成。
沈向南,出身江南沈家,他之所以能在杭州做官做得顺风顺水,固然与个人能力有关,更重要的是,沈家势力主要在江南,他的知府做得如此顺遂,怎能说没有沈家在背后做他的支撑?
沈家书院名满天下,朝中不少文臣都曾在沈家书院读书,如此情谊,虽不至于太过亲密,但若是他真的推了沈向南出去,看在沈家的面子上,想必这些人也不会出面反对。
何况,沈家并不战队,算是中立人物,三皇子既不能让自己的人顺利上位,沈向南也是个不错的人选。
只是不知沈向南做了京兆尹之后,会不会倒向三皇子一派。
京兆尹之职如此重要,他不想冒太大风险,自然还是自己的人上位最好。
于是他有些犹疑地看向宋祁,一时无法确定这究竟是他个人的意思还是成王的意思,不过他既然说了是自己推荐的人,他便接着他的话问道:“宋公子为何要选他?”
宋祁闻言轻轻笑了笑,看向田惟宁反问道:“方才田大人不是都已经想到了吗?”
被人拆穿,田惟宁并不觉得尴尬,只笑了笑便爽快承认了:“既如此,便坦白直说罢。我担心他做了京兆尹后会投向三皇子,若是如此,我们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若我说可以保证沈家不会倒向三皇子呢?”宋祁只看着他淡淡说道。
田惟宁皱眉,这世间没有什么事是可以完全确定的,沈家现在虽为中立,他如何能断定将来必定不会倒向三皇子。连原来战队成王的人,眼看着三皇子越发得势,中途该换阵营的也有不少,又凭什么确保沈家不会见风使舵?
于是他也不避讳地直接问道:“宋公子如何保证?”
宋祁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我暂时还不能告知田大人,但是若我可以保证沈家绝不会投向三皇子,田大人是否愿保沈向南做京兆尹呢?”
田惟宁有些怀疑得看了他一眼,似乎在判断他的话究竟是不是真的可信,思索片刻坦诚道:‘若是宋公子可以保证沈向南不会投向三皇子,这京兆尹的位子倒是不妨让他来坐。”只是,他话锋一转:“只是宋公子只说可以保证,却无任何凭证,并非我不信宋公子,只是这世间之事本就无万无一失只说,如今这样,恕我实在无法放心。”他方才想了一番,沈向南着实是个不错的人选,但是他并非没有别的人选,所以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
宋祁闻言想了想,忽然看向田惟宁,说道:“若再加上一条呢。”
“什么?”田惟宁有些好奇,他还有什么筹码。
“田大人为吏部尚书,对沈向南为官这么多年的所作所为,想必比我更清楚,以田大人看,沈向南可担得上一个“仁”字?”宋祁只看着他轻声问道。
田惟宁心中微动,总算想明白他为何一开始与自己追忆曾经了。
他乃当年状元,于记忆一事上可谓拔尖,有过目不忘之能,略一想,沈向南为官的履历便在自己脑中清楚闪现,片刻之后,他长叹一声,看向宋祁问道:“宋公子都是这般达成自己的目的的吗?”
宋祁并不在意他话中的调侃,只轻笑一声,说道:“看来田大人是决定信我这一次了。”
田惟宁轻叹一声:“但愿宋公子不要让我失望。”
“自然。”宋祁轻笑道:“我敢说满朝之中,绝不会找出比沈向南更好的人选了。”
田惟宁不置可否,有时候最好的人选并不一定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人选,比如沈向南,连自己也承认,抛开立场不谈,他确实是最好的人选,可为成王计,他还有更好的人选。
而他之所以同意宋祁的同意,并不全然是因为那一个“仁”字勾起的回忆,在朝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若仅仅因为一点记忆就改变自己的决定,那也太蠢了。他只是第一次与宋祁共事,不知这究竟是成王的意思还是他个人的意思,不愿一开始就得罪了宋祁,何况,他说自己有把握,他也想知道究竟是什么让他如此这般笃定。
送走了田惟宁,宋祁终于松了口气,他不喜欢与这些老狐狸打交道,可是,他成功让田惟宁选了沈向南做京兆尹,这便值得他欢喜到忘记这些不快了。
至于他哪里来的把握沈向南不会投向三皇子,宋祁微微垂眸,想起自己前几天接到的消息,沈家大公子沈思嘉即将与蒋家四姑娘定亲,沈家初入京城,这么多人选中偏偏挑中了蒋家,态度再明显不过。
只是此事尚未确定,他不想过早传出这些消息,便没有告诉田惟宁。
不知为何,想起那个笑起来像太阳一样明媚的小丫头,宋祁微微扯了扯嘴角,仿佛忽然觉得没有那么冷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