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神都洛阳,天下雄城万古奇(1 / 2)

加入书签

 谢玄匆匆赶回驿站,新来的两位驿卒一脸嫌弃的指挥人手拆除灵堂,顺便把单王信和郁何两位以前用过的东西呼啦啦的扔了出去,摔散了一地。

少年站在一旁,冷漠相看许久,等他们把东西扔的差不多后,才从其中捡起了两位叔珍爱的几个小物件,最后沉默的钻进柴房收拾自己的东西。

两位新来的驿卒居高临下,冷冷的看着少年的动作,眼神并不友好,少年漠然无视,这种眼神,他见过的已经够多了。

他的东西并不多,几件换洗的衣服很快的叠好装进行囊里,被翻看的破烂不堪的《三十临仙》刀谱也被塞进行囊中,除此之外,便是一枚雀儿送予他的鸳鸯玉佩,他抓着玉佩怔怔站立许久,终是没有舍得丢掉,小心翼翼的挂在了腰间。

再无他物了。

少年叹了口气,将两位驿卒留下的双刀绑在了背上,拎起行囊,跑到马棚和喂了三年草料的四位老伙计打了招呼后,转身离开,孤身一人向洛阳走去。

三年前,他一人而来,三年后,仍是一人孤独而去,离开安澜驿,却仅有四匹老马啾啾嘶鸣,为他送行。

谢玄在驿站门口顿下脚步,留恋的看了一眼,露出苦笑。他也曾想过有朝一日离开小镇,可未曾想到,是以此惨淡光景离开的,那时候,少年还充满憧憬的认为,等两位驿卒大叔老了,自己与雀儿一起,几人在人间的某一处,共度余生。

这是何等的可笑呐!

天地间当真冷冷荡荡。

临近黄昏,官道上的路人并不多,因靠近京城,权贵子弟居多的北府兵虽骄纵,可也不是吃素的,经常出城巡查,自然也没有什么不长眼的山贼打劫勒索,走的十分平安。

谢玄走的不快,却是脚力非常,有位路过的商队的头领看他一人沉默赶路可怜,好心的想捎他一程,被他微笑着客气拒绝了。

神都洛阳。

谢玄夹杂在人流之中,越过有二十丈之宽,波涛粼粼的护城河,走进瓮城,穿过瓮城长道两侧几座四层神秘的建筑,来到神策门下,即便以前随两位大叔来过洛阳几次,此次入城,仍然被洛阳城的雄伟所深深震撼。

神策门是洛阳十三门中前四的主门之一,仅是门洞,就有足三丈之高,门洞下的青石路,足足能够容纳八马并行,人立于门前,犹如人立天门前,如蝼蚁渺小微不足道。

城门之上,三层叠式城楼大气恢弘,气派非常,城楼烛火通明,灯光剪影,却没有一名北府兵驻扎如此,只在城楼“镇山河”三字的牌匾之下,悬有一柄三尺青锋,青锋剑气之盛,周围一丈之内,厉风呼啸,周围烛火投入的光线,都被剑气所伤切割,如碎裂的琉璃,在空中悬浮飘动。

人间的凡夫俗子们,仰头向剑看上一眼,便被剑气所伤,双目灼疼。

据市井间的传说,是开国之初,有名无上仙师,藐视大晋朝定下的“山上之人不可涉足庙堂”的铁律,持剑悍然强闯洛阳城,被朝廷诸多大修士绞杀在神策门外,身死道消,长剑被镇压于此三百年,彰显大晋朝赫赫武功。

高达十丈有余的城墙从城楼两侧延伸开去,如巍峨大山绵延百里,一眼望不尽尽头。城墙通体黑色,在其之上,遍布各种复杂神秘的纹案,历经三百年风雨仍旧崭新如初。似有一股水流,在其中流转腾挪,所到之处,在夜色中,纹路点亮,散发淡淡浅蓝色温润光芒,美得令人目眩神迷。

角楼马面,布置于城墙各处,女墙后方,有黑甲军士手持长戟巡逻,铁甲交错声,铿锵悠长。士兵手持的火把路过照亮城墙上黑乎乎的庞然大物,这时才看清,或是一张张形体巨大的床弩,或是一架架高耸的砲车,亦或是飞鸦的架床。

天下第一雄城,名副其实。

谢玄收回惊叹的目光。

门洞被设卡盘查的士兵占据了大半,二十余名身披铁甲,腰间佩北府刀的士兵仔细的查看每一名路人,有些带货物的车队,还要打开箱子看看,是否藏有什么违禁之物。

二十名余兢兢业业的士兵身后,有名中年男子驻刀而立,气度威严,他的刀不同普通士卒的刀,刀鞘镶嵌有玛瑙翡翠绿宝石,华丽的足以让一名普通富贵人家自惭形秽。他的铠甲也不同,则为深黑色,铠甲上云纹繁复,其中最重为胸前麒麟兽,庄重威武非常。

中年男子嘴角有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她的身边,十五六岁的少女娉娉婷婷,本该及笄少女,却和男子一般束发,眉宇间英气飒爽,一身淡灰色的少年衣服,腰悬宝剑,英姿勃发,神态上倒是和身边的将军有些相似,一副冷峻如山的表情。

前面的人陆陆续续的被放行,终于轮到谢玄了,谢玄一边取下行囊解开给盘查的士卒看,一边问道,“兵爷,请问鱼尾巷怎么走?”

“去去去,我要是兵爷,后面的这位是什么?你喊他兵祖宗?”盘查的士兵扫了眼少年的行囊,伸手一指后面的中年男子,没好气的笑骂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