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推荐(1 / 2)
兜了一个大圈子,陈燮可谓煞费苦心。保全君王的颜面,还得教会他斗争的艺术。这个老师不好当,真是不好当。老周得了回信,正欲告辞就走,陈燮叫住他道:“身为天家奴才,就该为陛下的江山社稷着想。伺候好陛下,就是你们最大的功劳。”
“学生郑森,见过阁部。”年轻人上前来拱手行礼,陈燮这才反应过来,老钱带来的这个儒生打扮的家伙,居然是国姓爷郑成功。没想到,现在穿上了青衫方巾。
“飞黄兄尚安?”陈燮面带微笑,还算客气的问了一句。郑森立刻正色拱手,陈燮这是在问候郑芝龙呢,直呼其字,非常看的起的意思。“家父身体尚好,劳阁部大人挂念了。”
陈燮笑道:“当年与飞黄兄并肩打击荷兰人,仿佛就在昨日啊。”这就更给面子了,等于白给郑芝龙脸上贴金的意思。陈燮这么说,没人敢说没这个事情。就算是郑芝龙自己,听到这个话,还得笑眯眯的来一句:“国公爷念旧啊!抬举郑某了,当年不过给公爷打个下手。”
郑森的经历没有太大的变化,拜在钱谦益门下学习。十五年乡试,因生活奢靡,为副提学郭之奇所恶,不使中举,还昧了他廪生的资格。后迟迟不能中举,恩科乡试,郑森终于得偿所愿,科场得名。因京师恩科重算学和格物,特来南京。求见钱谦益,希望能进格物学堂读书。要是以前嘛,钱谦益是不好带他来的,也没那个面子推荐郑森。现在不一样了,他得到了陈燮的认同,未来的内阁大臣在向他招手的时候,觉得这就是个小事情了。
没曾想介绍了郑森之后,陈燮露出来的态度意外的亲切。真是令人惊喜不已。感情,郑芝龙和陈阁部。还有这么一层关系在里面。这个真是钱谦益误会了,郑芝龙自己都不敢这么想。无非就是陈燮看在这些年郑芝龙虽然跑海贸大发财了,但是本质上还是推动了海上贸易的快速发展,并且还多次和陈燮的人组团跑印度,最近正在谋划组团去欧洲呢。
陈燮觉得应该给点鼓励,这才对郑森和颜悦色。抬举了一把他老爹。搞的钱谦益误会,心说这个郑家的家教不错了,明明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内,还转托自己来引路。
郑森顺势提出要进南京格物学堂学习的请求,陈燮听了当即拿起笔来。亲笔写了一份推荐信,交给郑森道:“格物学是推动大明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但是道德文章也不能落下了。世界上有四大古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华,其他三个文明都灭绝了,而未余我中华文明薪火相传至今,这与先贤圣人的教诲是离不开的。”
陈燮这话不是瞎说的,现代社会的中国,社会道德沦丧的速度,很大程度上跟老祖宗的好东西没有被重视有关。经济要发展,社会道德体系和构架,也不能轻易摒弃。
格物学堂是个很奇怪的地方,一方面传统士林对她深恶痛绝,口诛笔伐。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带来的现实需求,格物学堂现在是整个南京城里最难进的学堂。这里不是说你有钱就可以进去读书的地方,真的要有本事往里靠才行,真正有资格往里头推荐学生的人,都是陈燮体系内的大佬。这么说吧,就算你是个举人,想进去读书,你就得参加考试。别扯什么老子连举人都考下来的屁话,在那不管用。而且这地方还缺德,每年的招生名额是死的。初秋招生前三个月,就把名额向社会公布,告诉大家收多少学生,收满就不招生了。
话说一开始很多人还打算看学堂的笑话,江南这块地界上,啥时候轮到格物学来出头了。谁曾想,第一届招生就人满为患,多是一些商户人家的子弟来报考,少数秀才也夹在里头。发展到现在,每一届招生不过一千人,学制三年。崇祯十五年至今,这个学堂从最初招生三百人,发展到现在已经算很慢了。不是不想快,而是大明想招合格的学生太少了。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不少降低标准的学生。建新年后,规矩越来越严格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