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个选项(1 / 2)

加入书签

 梅露兰·多拉说更喜欢《无间行者》的剧情,紧张刺激,但《水形物语》有思想内涵,现实意义不凡。</p>

前者适合票房,后者适合冲奖。</p>

“比如我们的平权运动开展到今年,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功,各族裔的大学录取率大致与人口比例持平,教育歧视被铲除了,在美国上映这样一部电影将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p>

纪念平权运动?</p>

苹果酒还是有些后劲的,苏长青脑海里响起《芙蓉镇》中的那声破锣呐喊:运动啦!</p>

拉倒吧,梅露兰·多拉终究还是傻白甜,真以为这种吃大锅饭的运动能成功。</p>

吃完了德国东北菜,时间还早,不可能回家的。</p>

两人冒着寒风,嘻嘻哈哈相拥着扫了三条街,如同两个幽灵徘徊在欧洲的大地上。</p>

多年以后欧洲评选最令人讨厌的游客,美国和中国常年蝉联第一第二,两个暴发户都很容易得意忘形放浪形骸。</p>

其实这有点冤枉,个别人的奇葩行径总是被放大,然后上升到贬低全体,八十年代排第二的是日本,说他们吵闹拜金,只知道购物不懂得欣赏欧洲灿烂的文化。</p>

最后他们又进了一个酒吧,继续猛灌啤酒。</p>

德意志民族虽然追求宁静,民众却不喜欢待在家里,啤酒是聚众聒噪的好东西,酒吧里很吵,德语听起来真的很像机关枪咔哒咔哒地扫射。</p>

其实俄国人才是真宁静,闷倒驴的伏尔加一瓶下去倒头就睡,第二天要么醒来,要么就不醒了。</p>

酒吧里每个人都在大喊大叫,苏长青和梅露兰·多拉也一样,不然近在咫尺也难以听清对方在说什么。</p>

“如果开拍《水形物语》的话,您打算让谁主演,穆沐?”</p>

“穆沐?她恐怕不合适。”</p>

虽然是谈论电影选角,这时候突然提到穆沐,苏长青心里还是有点别扭。</p>

“为什么不合适?”</p>

根据角色需要选演员是常识,《水形物语》女主是个社会边缘人,不可能是穆沐那样的大美女,梅露兰·多拉应该懂这个,显然是故意问的,她可能怀疑两人关系不一般。</p>

苏长青很坦然地回答:“她太漂亮了,这样的女孩不可能成为社会边缘人。”</p>

梅露兰·多拉目不转睛盯着苏长青,表情毫无变化:“哦?看来太漂亮有时候也会成为问题。”</p>

“这个你应该有体会。”</p>

苏长青也送她一顶高帽,感觉有点无耻。</p>

然而梅露兰·多拉没理这一套:“这部电影为什么叫《水形物语》呢?”</p>

“因为水是流动的、纯粹的,时刻变化形态的,就如同难以遏制的欲望。”</p>

“我只是奇怪,想知道为什么用物语两个字,这好像并不是纯粹的中国词汇。”</p>

梅露兰·多拉中文学得真不错,居然知道这是个外来词汇。</p>

“物语”与“革命、文明、派出所”等词汇一样来自日本中文,意思类似“演义”。</p>

这么一问苏长青也有些纳闷,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直译过来是水之形或者水的形状,水形物语是典型日本式翻译,当年中影引进这片子事时不知怎么想的,选了这样一个名字。</p>

而现在梅露兰·多拉把这个疑问落实在苏长青头上了,总感觉不是单纯的好奇。</p>

“我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好听些。”</p>

“您起了日本片名,我还以为又要请日本女演员来主演呢。”</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