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1 / 2)

加入书签

 “范爱卿所奏,也是朕想说的,太上皇旨意中,确实说了三相辅政,辅佐朕决断朝政,朕是这么认为的,在朕亲政之前,朝政都由朕和三位宰相共同商议决定。”

郭宗训让步了,他不得不让步,郭荣的密旨真就是个紧箍咒,让他完全不敢太过放肆。

王溥在一旁一看,立刻出班奏道:

“皇上,如果三相跟皇上意见相左,那该如何决断呢?”

魏仁浦一看,自己也不能闲着,这会儿正是体现自己成为朝廷柱石的最好时机啊。

“皇上,在臣看来,范大人和王大人所说之事,发生的几率不会太多,只要是我们群臣一心,都是为了大周江山社稷,又何来的意见相左呢?”

郭宗训略感欣慰,总算三相之中,还有个稍微偏向自己的,这范质和王溥明显是想跟朕对着干了啊。

只要你们俩别带领朝臣为了反对而反对,朕还真就得跟你们好好的相处,否则……说不得也别怪朕心狠手辣,要动用吕四娘和纳兰意了。

“魏大人言之有理,我等既然是大周的官员,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些都是本分,必然都是为了大周的江山社稷着想,可是,总还是有可能会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吧,臣认为,还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清楚的好。”

范质这会儿不糊涂了,被郭宗训收拾了一次,到好像开窍了。

“三位爱卿的忠心,朕是从不怀疑的,朕也相信,只要我们君臣一心,都是为了大周江山社稷,都是为了天下苍生和黎民百姓,范爱卿所说的情况必然不会很多,但确实也有可能会有,所以,如果到时出现了这种情况,朕就同三相一起,恭请太后最终决断。”

符金环这是第一次坐在朝堂之上,看啥都新鲜,听着皇帝和群臣的争论,原本就想做个吃瓜群众算了。

却不想,郭宗训一句话,把所有的目光都拉到了符金环这里。

符金环差点儿就脱口而出,说本宫会毫不犹豫的的支持皇上。

太上皇还没有确定驾崩前,符金环还是只能自称本宫而不是哀家。

话到嘴边,符金环忍住了,这个女人也突然意识到,自己原来并不是个打酱油的吃瓜群众,而是可以一言九鼎的皇太后了。

“母后,朕这样决定,不知母后您意下如何?”

郭宗训还真担心符金环直接把支持他都听他的话给说出来,那样的话,就不好安抚朝堂众臣了。

太后如果公开表示支持皇帝,这其实反而会加剧皇帝跟大臣之间的矛盾,郭宗训需要符金环的力量,是个缓冲,同时也可以更好的维持平衡。

“范爱卿,王爱卿,还有众位卿家,你们怎么看?”

能够逼迫小皇上让步,范质也没想穷追猛打,而且,这也正是他想要的,要是真的让他们三相可以撇开小皇帝和太后去决断朝政,估计离他们被群臣攻击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现在的结果,才是最好的,范质和王溥还可以联合朝臣共同向小皇帝施压,向太后施压。

当然了,一切的行动都要等到远在幽州的太上皇传来确切的消息。

太上皇郭荣没驾崩之前,他的威慑力还是存在的。

若是让他们知道了,太上皇郭荣已经驾崩了,或许他们的反扑还会更加的强硬。

“启禀太后,臣觉得这样最好,在陛下亲政并册封皇后以前,太后您仍然是一国之母,是我大周万千子民的太后,陛下与臣等若有分歧,恭请太后圣断,是最合适不过了。”

王溥、魏仁浦附议。

赵匡胤、韩通、曹彬附议。

满朝文武也纷纷附议。

“好,那此事就这么定了,真有朕与三相意见相左的情况出现,朕就与三相一道,向太后分别陈述,恭请太后圣断。”

郭宗训心里暗暗祈祷,事情弄到现在这个地步,绝对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但是没办法,父皇的密旨不可违背,紧箍咒还得继续戴着,一直要戴到自己十五岁,太后、三相还政于朕,才能完全的摘掉。

就在这时,一位御史突然冒了出来。

“臣胡不言有事启奏。”

看来一时半会儿的,还没法去抽奖了,郭宗训耐着性子坐在龙椅上,想着当皇帝之后的日常,真心觉得很枯燥苦闷。

皇帝这个职业,绝对不是穿越者的首选啊。

“胡御史有何事,尽管奏来。”

胡不言,一位中年黑须的白面柔弱男子,眼神中透着激动,他看到了小皇帝对三位宰相的退让,作为被太子殿下压迫的不敢直谏的御史,胡不言也知道,这也是御史台的官员最好的翻身机会。

“陛下,臣认为,不光是陛下和三相意见相左时,恭请太后决断,为了陛下圣德,为了朝堂公允,为了让群臣能够为大周江山社稷着想而敢于大胆直谏,臣恳请陛下和太后恩准,朝堂之上其他大臣若是跟陛下您的意见相左之时,也应该恭请太后决断。”

郭宗训没开口,反而把目光看向了站在文官之首的三位宰相。

“三相觉得胡御史所言,如何?”

范质、王溥和魏仁浦同时扭头看了一眼胡不言,同时摇了摇头。

三相辅政,遇到难以决断之事,奏请太后圣断,这本来是三相和小皇帝之间的博弈,争夺的是朝堂上的话语权,并不会为了反对而反对。

让你们这一帮子御史和其他文官也有这个恭请太后圣断的机会,你们还不翻天了啊。

那样的话,还要我们三相干什么?

“启禀陛下,臣觉得不妥,朝堂重地,决不能成为天天吵吵闹闹的集市一般,这成何体统,太上皇的旨意中,明确说明了,三相辅政,辅佐皇帝决断朝政,而不是群臣共同辅政,臣认为,除了三相之外,其余的朝臣,最好还是不要有非分之想了。”

范质率先答话。

“臣王溥附议。”

“臣魏仁浦附议。”

这回,就连赵匡胤都主动站出来附议了。

“臣赵匡胤附议。”

赵匡胤有些郁闷,让小皇帝刚才搅合了那么一下子,自己失去了一个当众宣读太上皇传位诏书并在群臣眼前露脸的机会。

大周兵马大元帅,多威风,可惜,自己手里,目前是有权没兵。

皇帝郭荣,治理国家虽然文武并重,但终究自己是武将出身,加上周遭四夷不臣,大周连年四处征战,因此,在朝堂上,武将的地位是要高于文官的。

但帮助皇帝治理国家还是得靠文官,所以,在大周朝堂上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局面,那就是武将势大但却说了不算,文官势弱但却掌控朝政。

主要是因为郭荣的强势,和郭荣对兵权的把持,郭荣连年在外征战,这些朝廷的宰辅们很自然的就形成了惯性,皇帝把朝堂扔给我们了,这是皇帝允许我们这些文官说了算的。

赵匡胤看着高高在上的小皇帝郭宗训,心里想的却是如何以武将的身份把持朝政。

有关这一点,看来还真得从太后符金环这里入手。

廷宜的妻子符金定是太后的亲妹妹,而且廷宜目前好像很受小皇帝的重用,以前从来不把廷宜放在眼里,现在……自己这个不成器的二弟,到好像成了赵匡胤的一枚重要棋子了。

郭宗训有些小失望,但也知道,范质等人必然是不会同意胡不言的说法,能跟小皇帝掰腕子那是三相的特权,怎么可能旁落。

郭宗训倒是希望三相能同意胡不言的说法,想要灭之,先使其疯魔,不乱就没有机会,不破不立,大破才能大立。

可惜呀,一个个都是老油条,贼的很。

“三相和赵爱卿所言,甚合朕意,这是父皇赐予三相的权力,其余众卿,就不要有想法了,母后,你说是吧?”

“皇帝言之有理,本宫没有异议。”

在朝堂上,郭宗训必须给符金环足够的尊重,不能拉这个女人到一个阵营里,至少不能让她捣乱。

那胡不言还想争辩,被王溥板着脸给训斥了回去。

在守护权力这方面,兔子急了也是要咬人的。

“众卿家,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郭宗训决定了,今后尽可能减少在朝堂上跟群臣争斗的时间,这特么的就是一群所谓的治世能臣在跟皇帝扯淡,基本上说的都是些没用的。

大周的吏治和官场,需要动手术,只是郭宗训一时半会儿还没想好,以什么为抓手,从哪里开始突破。

诸位大臣也是半夜被叫到这里,听了一纸甚不合礼制法度的太上皇传位诏书,到现在都是人困马乏的,小皇帝才登基,以后不管是斗皇帝还是逗皇帝,日子还长着呢,着啥急。

所有大臣都不吭气了,郭宗训让李同介宣布退朝,但是,留下了三相、赵匡胤、韩通、曹彬、吕端。

“李伴伴,朝中有一个叫做徐光启的,给朕找来,朕听说他对农学好像是有一些研究的。”

李同介愣了,随即说道:

“启禀皇上,这徐光启可是那个被人称作徐疯子的徐子先?”

郭宗训哑然失笑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