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试探(2 / 2)

加入书签

顾金山见傅清扬说的头头是道,比他知道的还要清楚,不禁暗暗称奇。本来,他觉得以傅清扬的年纪,纵然是做玉石翡翠生意的,那也不可能有多深厚的造诣。可是现在看来,他原本的想法显然是错了,傅清扬在古玩方面的造诣绝对是非同凡响。</p>

“难道来这里之前,这姓傅的提前研究过我们家的东西?难道他就是冲着这些东西来的?”顾金山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p>

想到这里,他不动声色,从行李包里拿出来一个盒子。打开之后里面放着一只玉碗。傅清扬看到这只玉碗,心中一震。他现在也算是古玩大家了,知道这东西可比刚才顾金山拿出来的那件玉山要好的多了。</p>

只见这是一件青玉御题大碗,和之前的玉山一样,是清代乾隆年间制造,高大约7,口径约,足径约10。总体给人的感觉没有那件玉山大,不过若论价值,那件玉山却拍马也赶不这一件。</p>

这玉碗是青玉质地,有绺。大口外侈,矮圈足。腹外满刻楷清乾隆帝御制诗序:‘判山水之元苍,材非择地;丽重连之璧璐,质并成规。制器宜露沃蔗浆,涉远共河流桃核。二万里溯勤拓地,德昭宵旰之筹;三十年久效捞波,心底春秋之贡。惩营私而庸臣抵罪,牟重利而巿贾争趋。维谁何必谨于岩关,而甲乙究归于天府。近蠲税半,新获瓌双,径可得周尺。而羸制不藉汉京以,云错采,何如太璞。能完水月同圆,恰以重规相印。美知必合,比肩盘托之两吟;句不须联,具体瓮盂之七字。那数青浮,槐饼煎茶,禁玉局之三;漫同白映,车渠作赋,侈建安之七。’末署‘御制咏和田大玉碗六韵有序’款识。该诗序可是有记载的,载于乾隆《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九。而且这只玉碗所配的紫檀木如意云头支架也是精美异常,造型古朴大气,包浆流畅自然,让人一看就知道单是这个底座就价值不菲。</p>

这件玉器线条流畅,拿在手把玩,让人情不自禁地感觉到有庄重朴素之感。其形状系仿清代雍正时期官窑瓷碗而制。要知道,这雍正朝的东西以精细雅致著称,这件玉器仿雍正官窑瓷器,造型也深得精雅真髓,让爱好古玩之人一看就沉浸其中,颇有爱不释手的感觉。</p>

“顾老先生,这可是一件好东西啊!”傅清扬笑着说道。</p>

顾金山也是微微一笑,他之所以又拿出这件东西来,就是想要再次试探一下傅清扬的虚实。要知道,这只玉碗可是前几天他才托人弄到的,弄到之后一直放在房,连他的几个儿子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件东西。如果傅清扬真的提前对他们家的古玩玉器等东西做了研究的话,那这只玉碗傅清扬肯定不知道。如此一来,他就能试探出傅清扬来他们家是不是有什么目的了。</p>

“傅先生请详细说说!”顾金山觉得这一次肯定能够戳穿傅清扬。</p>

“这只玉碗是青玉质地,我们细看的话,可以看见面有绺。一般来讲,我们认为有绺的玉石是不如没绺玉石好。但是就这件来讲,我觉得有绺反而让其增加了几分色彩。这绺就好像是我们于莹薄通透的玉璧刻画出来的自然玄妙的花纹,让人一看,竟有赏心悦目之感。不得不说,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早就出来的变化莫测神韵而令人迷醉。此碗大口外侈,矮圈足,这是雍正御窑瓷器的特征,可见此器物传承模仿了雍正御窑瓷器的一些特征。让整件东西看起来精巧大方,韵味无穷。最妙的是面还有乾隆皇帝的御题诗序,这在乾隆《御制诗五集》中有记载。由此可见,这只玉碗绝对是玉器当中的精品。顾老先生,您能收藏到如此精品,实在是一件幸事。”傅清扬见顾金山拿出这第二件东西,不明其意,他觉得看了第一件之后好像就没有必要试探他了,不过他也用不着考虑那么多,就如实地说一说手里的玉碗就行了。</p>

顾金山一听傅清扬这番话,对他古玩玉石生意的职业再不怀疑。顾金山心里很清楚,如果不是一个真的做古玩玉石生意的人,很难说出这番言辞来。而且顾金山还颇为感叹傅清扬的天赋,在傅清扬这个年纪,如果不是天赋惊人的话,纵然是做古玩玉石生意的,也绝对不可能达到如此造诣。</p>

“傅先生,想不到你年纪轻轻,在古玩玉石方面竟然有如此深厚的造诣,佩服。”顾金山对玉石古玩这些东西也颇为喜爱,因为由衷地说道。</p>

!</p>

i</p>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