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年关(1 / 2)

加入书签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介甫先生的这首诗,大多数人小时候学过背过,17世纪的习俗,与几百年后的现代并无不同,除夕当天,贴春联、祭祀、放炮竹、吃年夜饭、守岁。

春节,是我国“百节之首”。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至今在民间尤其是农村中保存最广的习俗当是帖春联和贴门神。

贴春联,是中国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赋予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诸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类。一些春联还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观”。

因此,认真研究春节时人们张贴的春联,无疑是观察中国民间风情的一个有意义的途径。贴春联的习俗究竟起于何时,至今无准确的材料可资查证。不过,大约可能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可以在史籍中证实的。此外,根据《王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唐亡之后,五代十国,值此期间,蜀主孟昶亲自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一联,这便是最早的春联。

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严格说来,此联在平仄上也不甚合律。尽管人们都认为它是迄今所见记载最早的联语,但它如此出名,并非由于它是首创,更不是因为艺术水平高,而是宋人认为它是谶语,预示了宋将灭蜀。

公元964年春节,孟昶作此联,96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兵攻伐后蜀,孟昶兵败投降。之后赵匡胤委任吕余庆为知成都府。吕余庆本名吕胤,字余庆,因犯赵匡胤的名讳,故以字为名。

另外,宋太祖赵匡胤已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将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六日自己的生日定名为“长春节”,即所谓“圣节”。孟昶降宋之时,正是宋太祖诞辰之日。这种情况与联语是一种巧合,还是预先知道,今已不可考。

这时候与现代贴春联的习俗还有所差异,最早的时候还是桃木为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之名,再于板面画上两个神像,挂于门前,以期望主管万鬼的“神荼”、“郁垒”二神能为自家驱避鬼怪,祈福灭祸。

有宋一朝,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此时桃符形式多变,开始出现了以纸张代替木制的桃符,写好春联贴于门上,但各家异同,木制桃符与纸春联交杂。

若是有人穿越到明朝之前,会发现大多数人家门前的春联所用纸张各异,多数是纸张本色,颜色偏黄,或许还能见到以白纸写春联贴于门前的人家。

自明太祖朱元璋取天下后,明廷规定春联要用红纸或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红与朱同义,或许老朱家此举用意在于期盼“朱”姓政权长治久安。

由此之后,春联的样式才与现代相同,而祭祀、放爆竹、吃年夜饭、守岁更是自古有之。

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根据《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反正长夜漫漫,那就从掌灯时分入席,慢慢吃慢慢吃,有的大户人家甚至会一直吃到深夜。

文艺小青年的除夕夜就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小火炉暖意融融,推杯换盏,守着天色渐明。三两杯杜康下肚,诗兴大发。

有人除夕夜只是发呆看梅花: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唐伯虎《除夕口占》

还有人过年过节仍在家苦读,和现代考生一样深深的无奈:

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

莫笑书生太迂阔,一年功夫是文词。——文徵明《除夕》

以上都是民间除夕情形,宫廷里头又是另一番光景了。在宫廷,除夕夜热闹非凡,通宵达旦的大筵要持续10多个小时,重臣、亲属均需陪伴皇帝“入阁守岁”。

节目内容则是文艺汇演,除了载歌载舞,还有语言类的滑稽节目,相扑、角抵等竞技节目,还有各种杂技魔术。

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类似今天相声表演的“俳优”。所以那时的达官贵人就听听相声看看歌舞,迎接新年。

千百年来,我们的文化、习俗,就是这样一代代的演变、传承下来,形成了如今的文化底蕴。

而今除夕,穿越众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半年多,大多数人体会到了从无到有的艰辛,立足此地所经历的种种困难甚至有穿越者为此付出生命,从到台湾开始,直至一星期前的遇袭,经历了太多,只有这短短的年味,让所有穿越者能有那么一丝休憩的时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