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城有隐士(1 / 2)

加入书签

 正好,孟浩接口:“我要去拜访一位老爷子,但听闻老爷子性格冷清,不喜与人接触,唯独对中国历代字画情有独钟。

但你想,这些作古的东西我怎么会了解,虽然恶补了几天,但还是一头雾水。我见你对这些事物见解独到,不如陪我一起见见老爷子怎么样?

韩啸苦笑,虽然有前世的记忆,但都是一些零散的知识,并没有系统地学过。这个时候若说不懂,可能这个刚交的朋友心中会有芥蒂,第一次邀请就被拒绝,换上谁也不会高兴。

“好吧,不过可不要对我期望值太高哦。”韩啸道。

走过弯弯曲曲的弄堂,周边的建筑物变得古旧,青砖铺地,围墙斑驳。偶尔经过的老宅子还有石狮震宅。这是小城曾经最富有人群的居住地。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周边高楼四起,人们纷纷选择乔迁。只有一些怀旧的老人还守着这些古旧的四合院居住。

孟浩带着韩啸七拐八拐终于在一座四合院前停下脚步,这所宅子外面看比周边的房子干净许多,墙皮没有其他宅子剥落的那么厉害。

孟浩上前敲门,不久传来利落的脚步声。大门“兹啦”一声打开,只见开门的是个精神健硕的老人,老人一身白色练功服,身型消瘦,面色红润有光泽,一双眼睛熠熠生辉,颚下一缕胡须打理的极是整齐。

上下打量了一下二人,开口问到:“你们找谁?”声音低沉充满威严。韩啸一怔,想不到小城还有这样的人物。孟浩急忙开口:“老人家您好,您可是高羽高老先生?晚辈是从厦门云河湾来,鄙姓孟。

老人细细打量了一下孟浩,轻声说道:“云河孟家?”

孟浩赶忙称是。

老人转头望向韩啸,冲孟浩问到:“他是谁?”

不等孟浩解释,韩啸上前弯腰一礼:“老爷子好,我是孟浩的朋友,名叫韩啸。听闻老爷子精通书画,我这里有一幅画特来请老爷子品评品评。不请自来,望老爷子多多包涵。”

老人眉头一挑,这个孩子说话有意思,拿眼喵了一下韩啸怀里的画轴,轻轻点头,身子一让,“进来吧。”

两人紧随老人而入,孟浩落在后面关门,眼神诧异的望着韩啸,他听韩啸说要让老人品评字画,可韩啸也说了自己手中拿的只是一幅不入流的赝品,除了这个没有见他另外携带画卷啊。

这时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给韩啸打眼色,问他到底怎么回事。韩啸对孟浩的诧异视而不见,只是微笑紧随老人朝前行去。

一进大厅,二人就觉出不凡。黄花梨的桌椅随意摆放,紫檀书柜里满是厚厚的书籍,很多都已页皮泛黄,想必是不可多得的孤本。

墙上一幅狂草银钩铁画写的确是汉末曹操《观沧海》里的两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股子的古朴大气扑面而来,只是有些奇怪的是一边墙角摆放着一摞青砖,有些破坏屋内的氛围,也不知主人是何用意。

待宾主落座,孟浩上前失礼:祖父特地嘱咐晚辈,到了华北要来拜访先生,这是祖父要晚辈转交给您的信。说完赶忙将信陈上。“哦?”高老爷子伸手接过信件,也没有顾忌在场二人,打开仔细浏览。只见信中写到:羽兄亲启。

法兰西一别三十余载,不知羽兄是否安康?今家族三代弟子都以长成,无怪昔人老矣。早年子华混迹江湖,阅人无数,唯独慕羽兄风采片刻不曾忘怀。今有门下子弟孟浩,秉性淳朴,资质尚可,忘能拜在羽兄门下,以期光大孟家。子华拜上。

看完信,高羽将信放于一边,不置可否。

孟浩想必是知道信中内容的,见老人不开口,他也讪讪没有话说。眼看屋中气氛就要尴尬沉寂,韩啸呵呵一下,道:“老人家,刚刚在古玩市场晚辈淘的一幅字画,可否请老人家给晚辈掌掌眼,看看这是否是一幅真迹?”

哦?高羽一听之下来了好奇:“拿来我看看。

只见韩啸并不将手中画轴展开,而是将画轴一端用力一拔,噗,就像起了瓶盖的酒瓶,里面居然还有一幅画卷。

旁边的孟浩大是惊疑,不晓得他是怎么知道里面内有乾坤。韩啸没有理他,小心翼翼的将画卷从中取出,双手奉于老者。

将画展开,乃是一幅工笔人物。旁边提着《屈子行吟图》一行小字。只见画家没有用一般常见的大幅度动作来表现屈原的悲愤,而是设计了一个凝重、深沉、内在的造型,使人物处在冥冥的空间之中。既符合屈原的身份气质,也构成了一个悲凉、幽孤、发人遐思的意境。

这一幅画,意向相同,情景合一,乃是一幅写意传神的不朽之作。

“好哇,”半晌,高羽长出一口气,赞叹道:“这是清陈老莲的《屈子行吟图》真迹,一直听说宋元以后,工笔人物每况愈下,但也出现了几个杰出的画家,陈老莲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一直没有机会看到这位大师的手笔,没想到今日能有幸得偿所愿,哈哈,痛快啊痛快。大厅气氛经老人这么一笑,一下子没有了原来的拘束尴尬。

老人可能见到一直久慕的画作真的心情大好,也不再对二人冷颜相对。拿出茶海,给这两位小客人冲起了功夫茶。

只见老人动作如行云流水,在淡淡飘起的白雾中有说不出的自然和谐。半晌,老人为面前三个茶盏将水蓄了半盏。韩啸孟浩二人拿起皆一饮而进。

闭塞半响,韩啸欢然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这是陆羽的挚友、诗僧皎然在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的名句。老者闻言更是大喜:“小友也通此道?要知道,现在年轻人多浮夸,能静下心来品茶的可真不多见。”

韩啸微笑,想起了后世某位茶道大师的言论,不禁说道:“中国茶道有三义: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它与诗文、书画、建筑、自然环境相结合,把饮茶从日常的物质生活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而饮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实于饮茶的艺术形式之中,重在修炼身心、了悟大道;

最后的饮茶即道是将中国茶道的最高追求和最高境界,煮水烹茶,无非妙道。见识了您老冲茶的淡雅自然,才知道而今小子不过是在饮茶之道的门槛上徘徊罢了,而高老先生却早得其中三味。小子拜服。说完拱手为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