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苏醒的菩提灵脉(1 / 2)

加入书签

 这世间向来不缺乏天资绝伦之人,说不定一个乡间牧羊的老农少年时也曾天赋异禀,说不定林间劈柴的一个大汉也曾有着惊人的天赋,但是以后的种种际遇却让他们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泯然众人,而一个天赋不如他们的人却因为身处高门之中,从小便得到了名师指导,各类珍贵药材培养,最终这两类人的结果便有了天渊之别。

苏长陵需要的并不是天才,而是一个秉性纯良,有责任心,有担当且有恒心的传承者。

眼前的少年资质不差,意志力惊人,但是苏长陵终究没有下定决心,毕竟这个决定所承担的风险太大了,倘若有失,所产生了的后果不是他,也不是这世间任何一个人能够承担得起的。

看着眼前少年安静的熟睡着,眉目清秀,呼吸匀畅,苏长陵心中也很是喜爱,因为他和少年时的自己仿佛有着几分相似。

苏长陵将手掌轻轻抬起,抚到孟蘅的胸膛之上,一股温和的淡白色气息从手掌中溢出,渗透到他的胸膛之中。

感受着孟蘅体内如流水般缓缓流淌着的真气,苏长陵眉头一皱,脸生异色,心神一动,再度向他的身躯深处探查去。

苏长陵的神识修为曾也是这一片天地之中最为顶尖的存在,即便千年之后只剩了一道残魂,但其强大的神识之力也远非小荛那种先天生成的神识可比,一缕晶莹剔透的白色气息游动到了孟蘅身躯血脉交缠之处,继续下沉,便到了灵脉所处的地方。

看到那一道璀璨发亮的银色灵脉,苏长陵一抹神识所化虚影的脸上猛地涌出一抹震惊神色,这一抹震惊仿佛击碎了他千百年覆满尘埃、波澜不惊的心境,让他几近干朽的意识又再度焕发出了生机。

“这是菩提之意…居然是菩提之意。”苏长陵的神识虚影漂浮到了灵脉旁,伸出手去在灵脉上轻轻划了一下,那银白色的光芒随着他指尖的划开渐渐破碎开来,一股被束缚许久,沉寂许久的古老气息如同苏醒的巨龙一般,缓缓睁开眼来。

银白色光芒破碎之后,一股虚无透明的光芒在其中涌动,这银色光芒之后的灵脉,似乎才是孟蘅体内灵脉的真正形态,菩提灵脉。

菩提曾是昆之界最为原始的物种,传闻天地万物未生,菩提已然存在,它扎根于虚无之中,吸收着天地之中的各种元素的精髓,然后反馈给世间,最终菩提干腐叶枯,飘碎天地之间,化作世间万物,因此菩提也被成为世间万物之灵,天地之母。

菩提能够演化万物,自然也能够吸收万物,拥有着菩提祖灵脉,便能够吸收这世间各种属性的灵气,因为在菩提灵脉的母体之中,便拥有着炼化世间万物的能力,这世间能拥有一道具有属性的灵脉本已属罕见之事,但是倘若有着菩提灵脉,便当真数万中无一甚至是亿中无一,因为菩提灵脉并非先天生成,而是需要后天的植入。

菩提灵脉所珍贵之处其一是在于它所蕴含的力量惊人,其二便是菩提灵脉所散发出来的菩提之意,能够使人息气凝神,心生善念,使人的品性能够真真正正到达至善之境。世间修行者的修为一旦到了一定的地步,势必便会为浮名所累,红尘纷扰所牵,而菩提的真谛便在于无牵无念,使人能够更为专注于修仙的真意之中。

苏长陵难以置信眼前的少年居然身怀菩提灵脉,而且有人刻意将他体内的灵脉以一种极为隐晦的力量进行封存,倘若神识之力没有达到一定的强横程度,是绝对无法查探乃至解去菩提灵脉的封印。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拥有这等天地奇物,对于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郎来说也不知是福是祸,苏长陵神色复杂地看了孟蘅的灵脉一眼,袖袍一挥,一层银光再度将那虚无透明的光芒给遮掩了去。

“即便你拥有着菩提灵脉,但是你自身的力量还不足以驾驭这灵脉,强行替你解开封印,反倒会让你从此陷入无穷无尽的祸端之中,倘若你日后能够自保的时候,我定会设法将这菩提灵脉的封印给破除了去,这也算是我们相遇一场的缘分吧。”

苏长陵轻叹了一声,神识虚影化作一道流光离开了孟蘅的身躯之内。

“没想到这一次,上天还真给我送来一个宝来,这下我倒真舍不得放你走了,不过这三千莲台静坐的形式,还是得完成的。”

苏长陵将指尖在孟蘅的前额上一点,一道白色光芒从他的身躯之上荡漾开来,孟蘅原本僵硬的射弩即刻之间便恢复了生机,双眼也是缓缓睁开了来。

孟蘅张开沉重的眼皮,周身的黑暗终于彻底消散了,一片澄澈无垠的蓝天的映入他的眼帘。

“这是地狱还是天堂?”这是孟蘅的一个念头,他总感觉在黑暗之中的自己便是在生死的边缘徘徊,因此他才不肯闭眼,因为他害怕一闭眼就与这个世界决绝了,但是事与愿违,好像他最后还是没有撑下去。

“年轻人,你让我这个老头子等了你好久…”见孟蘅苏醒过来,苏长陵轻咳了一声,似笑非笑地道。

孟蘅听见有人说话,当下心神一紧,四顾之下,发现自己正躺在一片巨大的荷叶之中,而自己身下的湖水居然是七彩的颜色,而湖面之上,一个身影虚幻的人影正纹丝不动地站立着。

“多谢前辈搭救!”孟蘅感受到自己平缓的呼吸和心跳,他此时心中已是没有第二个念头,立即起身冲着那虚幻的人影长长一揖。

“态度很好,但是仅仅如此还是远远不够的,你知道险些通过了我设下千年的考验,但在最后关头你没有撑住,可惜…”苏长陵佯作长叹状,回头瞄了一眼孟蘅,却发现他神色之中竟是没有一点变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