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夜半访客(2 / 2)

加入书签

……

长安城很大,人也很多,有想法的远不止王莽和赵羡两人。

红休侯府坐落在尚冠里中的一个相对偏僻的角落,侯府的主人素来不喜交游,所以历来门庭冷落。

但若是有人仅凭这就认为这位红休侯只是个破落列侯,那就大错特错了。

红休虽也是个从乡提上来的小小食邑县,户数也不多,可这位红休侯人如侯名,乃是当今摄皇帝面前的红人,与王咸休的那种。

当然这个牵强的解释只是长安城中好事之人附会出来的,但也足见红休侯的分量。

这天夜半,一辆轻车碾过尚冠里中平整的水泥路,悄悄停在红休侯府的后门。

来客下了车,却见在昏黄灯笼的光下,当朝少阿、羲和、京兆尹、红休侯,刘歆正肃立在门内等候。

(作者按:12年前刘歆就已改名为刘秀了,但小说中为了行文的方便和避免混淆,此后皆称为刘歆)

双方一见面,刘歆就当即握住来客的手,低声道:“游卿,此事我已闻听风声,且先进府一叙。”

来客点点头,摘下遮掩面容的斗笠,随刘歆进了府。他的马车随后也被刘府的下人赶进府内,而后灯暗门关,再次恢复了夜中的宁静。

摘下斗笠的那一刻,如果附近有人瞥见,定能认出,来客亦是一位当朝重臣,和摄皇帝有着浓厚私谊的太师、大司徒、扶德侯马宫。

说来也怪,在经术越来越看重门户家法之别的西汉末期,治《春秋左氏传》的刘歆,竟然和治《春秋公羊传》的马宫是一对交情深厚,相互间可以托付妻子的挚友。

当然要是王莽在这,定不会讶异,反而会抚须得意地自矜:“让两位不同派别的大儒结识交好,这都是予的功劳啊!”

但看刘歆和马宫此番深夜来访的架势,恐怕他们两人之间,存在些不想让王莽知道的交通。

不然呢,两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之间,总不能是“老哥我房里有些好康的你要不要康?”“好啊好啊”的关系吧?

甫一进到室内,马宫就有些急切地问道:“颖叔(刘歆改名刘秀后的字),你可听说了,我那徒孙被陛下软禁的事?”

“嘘!”眼看旁边还有侍婢在,刘歆不由得大急,连忙示意他噤声。

在将一众奴婢都驱赶走之后,刘歆才低声回答道:“游卿(马宫的字)莫急,几天前宫中的小黄门就将此事告诉于我了。”

“那你不早告于我!”马宫更急了,“我那徒孙要是有什么好歹,老夫唯你是问!”

都是多年的老友了,刘歆毫不客气地拆穿了他:“得了,别‘徒孙’‘徒孙’的叫了,你当老夫不知道吗,你和赵延之师公孙文压根就不对付,更别提这个差了辈的赵羡了。你呀,就别再装了。”

“咳咳咳,咳咳咳!”马宫被刘歆气得一阵咳嗽,好不容易缓过劲来,他才反驳道,“你别光说老夫,老夫问你,此子和那梓潼哀章同日应征作对,两人竟然都没和之前那些应征的一样被陛下烹杀,反而一个入太学,一个被软禁。这其中的关窍,你个‘老贼同党’岂会不知?”

-----------

注:

马宫:字游卿,东海戚县人,西汉末重臣、大儒。以精擅《严氏公羊》得官,平帝时任大司徒,封扶德侯。参与了上书提议告王莽功德于太庙、迎王莽女儿为平帝皇后等政治事件。元始五年四月,太师孔光去世,马宫接任太师,历史上于元始五年八月辞官回乡,本书为了情节发展特作修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