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找麻烦(2 / 2)

加入书签

“我并不是对华清和燕大培养人才机制有意见,而是觉得高尖端人才外流的现象在高校太过普遍,作为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这些高校,难道不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吗?”</p>

赵旭脸上有些肃穆,继续道,“国际化,有出有进才行!可我们华夏在国际上招揽人才有多难,额,这个你应该不是很清楚。”</p>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同等条件给国外的高尖端技术人才去选择,没多少人会愿意来华夏做贡献。同样的条件摆在我们这些集中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的高尖端人才面前,他们做出的选择跟国外的这些人也是一样!”</p>

“我们文艺圈都有艺术没有国界,艺术家却又国界的说法,可在高尖端技术领域,这些花了国内巨大资源培养的人才,却能发自内心的无视之,你觉得可恨吗?”</p>

大美圆抿了抿嘴,重重的点了点头。</p>

“很多人都在抱怨,这四十年来我们国家在技术上面的投入为经济发展让了道。可当年钱老他们所处的环境又如何,两弹一星还不是用算盘给整出来了?”</p>

“归根究底,这四十多年经济的发展和改开,在思想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p>

“越是教育资源集中的那几所高校,毕业后出国工作回国的人才就越少。”</p>

“报道上不是说公费出国留学生的比例很高吗?好像有百分之八十以上!”</p>

“这是有合约约束和国内经济迅速发展红利给予的优越条件!往前数十年二十年,回国的人才待在国内两年又重新出国的为数众多!不然你以为华裔人才为什么能够占据硅谷的半壁江山?”</p>

“可硅谷发展势头不错的公司,高管里面华裔并不多啊!”</p>

“呵呵……你细品一下就知道!”</p>

赵旭苦笑的摇摇头,任由大美圆自己回过味来。</p>

“你是说,这是硅谷大企业的某些潜规则?那印籍为什么不一样,哦,我明白了。”</p>

“你明白了什么?”赵旭端起碗重新吃了起来。</p>

“《三傻》里不是有家理工学校么,这个学校就是培养高尖端技术型人才。我以前专门查了查,就这一所理工学校,就培养很多本土和国外的人才。”大美圆笑着解释道。</p>

“你觉得那边都有这份能力和实力,我们国内对高校的投入那么大,取得的成绩会比他们差吗?”</p>

“人才外流现象,是八十年代到十年前始终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国内学术界浮躁成风,学术人才丝毫没有学者们真正该有的学术担当。种种这些问题堆积起来,才是国内科技发展一直难以达到预期的最终原因!”</p>

“而且现在的学术工作者,并没有几十年前钱老那一辈人的爱国热枕,更多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去考虑问题……”</p>

“吃完再说话!”</p>

赵旭点点头,迅速将碗里的夜宵全部干掉。</p>

“国内近几年在加快整顿学术问题的脚步,这个过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高兴去年才考入燕大,他又致力于学生会的工作,你觉得他像是我所说的高尖端技术型人才吗?”</p>

“你小看谁呢?”</p>

对自己的大侄子,大美圆还是引以为傲的,老高家除了这个人才,全家都与有荣焉。</p>

赵旭暗自苦笑,大实话不能说啊。</p>

“我不是看低我们大侄子,而是跟你摆明车马讲道理,你别动,听我说完。”</p>

赵旭按住大美圆即将要挥到他身上的小拳拳,苦笑的解释道,“在华清贫困学子勤工俭学方面,我可是一直都支持咱们大侄子的,你想想要是你现在得罪了我,我这嘴一歪,将这些资源多分配一些给燕京的其他高校,到时候你大侄子找你算账,你可别怨我。”</p>

“…………”</p>

这是解释吗?</p>

这是威胁的好吧!</p>

大美圆后悔刚为什么没直接给赵旭几个拳头,只不过转念一想,赵旭说的也挺有道理的。</p>

自家大侄子的专业是政治学和行政学,隶属于燕大政府管理学院,在未来的学习计划之中,还会进入城市管理系进修。</p>

可以说高兴的未来,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按照他本身的意愿定下了。</p>

就连高兴进入大一就进入燕大学生会,也不单单是凭借自身的能力,更多的是赵旭在背后替他出力,他才能在大一的时候就成为燕大勤工俭学部门的负责人。</p>

“你是想死吗?”</p>

“这话应该我来说的吧,大半晚上,你给我正牛那啥,这不是在挑动我的火气么。现在我火气已经完全起来了,你说怎么着吧!”</p>

“回房!”</p>

“回房?可你自个儿看看,还来得及么?”</p>

大美圆朝下一瞥,面上一红,料放多了,效果太强烈,后悔还来得及么?</p>

明显就来不及的,随着一声或是挣扎埋怨的声音传来,书房内响奏起动人的乐章,久久不能停歇!</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