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谁过年不吃顿饺子啊(2 / 2)

加入书签

他还特意向采访组介绍了这个。

着实,有空调的篮球馆就很少,还配备这么高端大气的空调的更是鲜见。

“呶,这是我招收的小学员。”

“分为高中初三个班,哎,我小时候没条件,天赋也不不够,现在有条件了,还是想培养几个好苗子出来的。”

“他们能完成我没有实现的梦想,也希望借此给我们国家的篮球做点儿贡献。”

黄杨笑了笑。

“有境界,有格局。”

李泰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黄杨看了他一眼,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多言。

而陈天生则是随意攀谈了起来,指着场地中央那群小孩儿问,“现在有没有发现比较好的苗子?”

“还行,有几个。”

黄杨一说起这个,神色就变得兴奋起来,“我去山沟里挖了几个好苗子出来。”

“你看到没,就是那三个,他们都是初级班的学员。”

“滇NS区的留守儿童,我给他们的学费都是全免的,餐食也顺便包了。”

“几个半大的娃还是养得起。”

“你看那个小黑娃,运球很娴熟的那个,臂展比身高足足长了10厘米。”

“肩膀很平,运动能力很好,爆发力弹跳力都不错,现在球感也培养出来了。”

“随着年龄的增大,他的臂展身高比会越来越夸张,将来有希望冲击职业的。”

“甚至发展好的话,我希望能把他送到国外去特训,说不定还真有几分前途。”

听到这,陈天生心里生出了由衷的敬佩感。

“哎,要是我们国家多几个像你这样单纯的篮球人,华夏篮球何尝不兴啊?讲真,我觉得现在选材机制有问题。”

“哈哈,你也这么认为吧?”

黄杨眼睛一亮,一拍即合地赞同道:“我和省里搞篮球的那帮专业教练还有领导经常打交道。”

“哎,说实话,问题确实不小,不看重球商、不看球感天赋,只看身高,虽说篮球是个长人运动,但,好球员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单纯以身高论。”

“除此之外,还有些不好多说的原因,总而言之,好苗子想要出头,困难重重。”

“好在现在小巨人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专业人干专业事儿,整体风气都在朝良转变。”

两人聊得火热,两个综合组的弟兄在后面扛着ENG等设备录制着现场的画面。

而李泰也基本不发声了,他看出来黄杨对他不太感冒,两个人交流起来有障碍。

艾佳则是听得入神。

跟在陈天生身边,寸步不离十分专注。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陈天生已经完全被黄杨对篮球的纯粹热爱和对篮球的了解所折服。

“你是一个真正懂篮球的人。”

“真的。”

他发自内心地竖起大拇指。

“能看得出,你也是。”

黄杨也认真地望着他:“太难得了,我打篮球这么多年,碰上你这样,和我观点一致,而且对篮球的理解,选材等各方面观点一致的太少了。”

“其实很多人打篮球,但不懂篮球,包括从事篮球的,他们都不懂,他们对很多东西的认知都停留在很浅显的层次。”

“比如说评价一个球员,单纯仅从他的某一场比赛或者某一个比较重大的失误,某个高光的时刻就给人家拍上标签了。”

“实际上,看问题不能这么看,每个人都会犯错,相反……”

“谁过年又不吃顿饺子啊?对吧?”

“哈哈,确实是。”

两人再度相视大笑起来。

有时候,男人之间的笑点。

就是这么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