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娶妻(2 / 2)

加入书签

骆翼因刚才荷花池旁猜得大小姐心事,本就心中沮丧,此时在旁听得王妃之言,猜想王妃这是预备要把大小姐许配给公子爷,当即心碎肠断,激动之下内力不由得全身迸发,只好拳头紧握让内力回转,手指上的劲道尽数扎进了掌心,却因心痛而不知皮外之痛。他心想王妃和公子爷讨论与他大小姐的婚事,自己听着净是伤心,还是耳不听为净。便找个理由告退了去,去问了四大护卫,正好顾庭此档无要紧之事,便请他代自己守在公子爷身旁。

殿内安静了片刻,萧楚楚感觉仿佛已经过了一炷香的时间,缓缓道:“王妃婶婶替侄儿考虑真是周全体贴,侄儿在此谢过。可侄儿才十五岁,男……”

萧楚楚本想说“男子汉志在四方不在儿女私情”,此时却心虚,便改口道:“男女之事来日方长,侄儿识浅才疏,智短谋寡,应多读书明理,日后有机会建一番事业,再成家未迟。修身齐家,古来圣贤莫不如此。”

王妃收敛笑容,进而规劝:“成家立业,本就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至于孰先孰后,不可定论。楚儿虽与王爷和我最为亲近,但此外再无亲故。若是有了妻室家眷,家眷那头又人丁旺盛,楚儿便能多出很多亲友,有了许多照应,这岂不是更有益于做一番事业?楚儿不懂不奇怪,你若是问问年长的男子,便知道有一个贤内助照料家室,男子才能定下心性,更能做一番事业。”

萧楚楚心下思忖:我若当面不答应王妃,让她在下人面前有失颜面,便得罪了王妃;若是不答应了王妃,王妃当真张罗起来,叔父知道了,可能要与王妃不和,我岂不是害了王妃?

于是回答:“若叔父和婶婶觉得楚儿早些成家为好,那便听叔父和婶婶安排。想来叔父在朝中识得文武百官,楚儿便烦扰叔父帮侄儿觅得贤妻佳人。”

王妃一听,锐气便散去几分。她与萧楚提起娶妻之事,全出于自己私心,事先并未与王爷提及,但也知道王爷断然不会同意。

然而王妃毕竟官家出身,平日在应酬各种场面,早就熟谙话语哪个是门面,哪个是实里,虽谈不上巧舌如簧,应付比自己小一辈的小子还是游刃有余。

“王爷自然不觉烦扰,反而时时惦记。但新君继位,王爷身居摄政王之位,辅助幼君,披星戴月。朝廷之外的事,我作为王妃,便应替王爷分忧。婚配说媒之事,本就应该由妇人操持,朝中官员的妻室,且多与我有往来,楚儿的婚事,就让婶婶来做主罢,莫要让家事分了王爷的心。”

王妃的如意算盘是这样打的:她先物色几个姿色闺秀,待萧楚看上眼,与其一来二往生出情感,便是她不急着催萧楚成亲,萧楚自己也会提婚事,到时王爷即便知道她从中张罗,只要萧楚中意,王爷也不会多加责备于她。

萧楚楚已无话推脱,便当面谢过王妃。她想着这事情自己不用去找叔父说,叔父早晚也会知晓,到时自会出面制止,本不夫妻二人因此产生矛盾,但萧楚楚劝不住王妃。

王妃却暗自庆幸,私心以为这萧楚毕竟还是年少,涉世未深,不难应付。

戚宁素日很少与妻女用膳,只初一十五或遇时节、家宴,方一同用膳。自从萧楚楚住进王府,戚宁隔三差五便要与家眷一同用晚膳。

他记得,在带萧楚楚回都阆邑的路上,有一次到馆子吃饭,连同四大护卫和其他侍卫若干,坐了两桌。萧楚楚那时说,自出生以来,她没下过馆子,一日三餐里在仙水洞,只她和娘亲二人,石桌上从来只放两副碗筷。

晚膳,王妃在席间不像往常那样对王爷殷勤多言,她频频给萧楚楚夹菜,心里担忧萧楚提到今日午后她提出的张罗婚事一事,但席间萧楚楚却对此事只字未提。

晚膳用罢,戚宁离开席间,对萧楚说:“楚儿,你稍后到我书房一趟。”

王妃听此言,心中不免紧张,好在每次用膳结束,都是宁王离席片刻后,其他人才能离席。王妃刻意从萧楚楚身旁经过,低声说道:“记得,今天说的事情,婶婶张罗便可。”

萧楚楚会其意,点头答道:“楚儿记住的,不会以此事叨扰叔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