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这货是谁(3/10)(1 / 2)
中国乳业如同武侠江湖,也有南北派的纷争结盟。
南派主打巴氏鲜奶,他们均是地方品牌,多据守在南方城市,以发达的地方消费需求谋生。
巴氏鲜奶采用72-85度低温灭菌,能保持口感和营养,但通常只能保存几天,限制了配送范围。因此,通常只有产奶地300公里以内的城市能被品牌覆盖。
北派则主打常温奶,采用了135-152度高温灭菌和利乐包装,能配送到全国范围。其代表便是双雄伊力和猛牛。
依托于此,乳业也形成了乳协、奶协两大组织。
前者由伊力、猛牛等基地型乳企支撑,隶属轻工业联合会。后者由光明、三元等地方乳企支撑,隶属中国奶业协会。
多年来,两个阵营在一波又一波的口水战中互相攻击,最终常温奶阵营渐占上风。
如果不是两派的明争暗斗,国内的消费者可能直到现在也无法弄清巴氏奶和常温奶的真正区别。
有意思的是,嘉谷乳业身处南派的地盘,却属于北派的阵营。
常温奶阵营的伊力和猛牛主要使用的是利乐的常温奶无菌包装,而光明等巴氏奶企业则主要使用美国国际纸业公司的“新鲜屋”包装。因此,两**业阵营角力的背后,是两大国际包装巨头的利益争夺。
带着后世记忆的齐政知道这场战争的结局,常温奶阵营最终占据了牛奶市场近70%的份额,大获全胜。而随着国际纸业被收购,它原本的巴氏奶纸盒包装在华的市场扩张计划也成为了泡影。于是,利乐几乎是一统天下。
但是在当下的时间节点,战火正酣,或者说,常温奶占据一定的优势,但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
对于两派阵营之争,杨业是最熟悉不过了。
“现如今,两大阵营开启了标‘鲜’战争。谁能赢下这场战争,谁就能掌握主流话语权。而我们常温奶阵营必然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杨业信心十足地对齐政说道。
所谓标“鲜”战争,就是争夺在包装上标“鲜”字的权利。
为什么一个“鲜”字会引起这么大的争执呢?
其实在齐政看来,这不过是一场闹剧。
最初是因为国家要求学生奶必须全部使用鲜奶,不能使用奶粉。因此专家建议以是否使用鲜奶为区别进行标注,具体的工作就交到了奶协手上。
前面说了,奶协背后是地方巴氏奶企业。于是奶协很快就将这个鲜奶标志概念扩大了,变成了加工的是巴氏奶还是常温奶为依据,也就是说,常温奶经过加工后就不新鲜了,因此不应作为学生奶,等于是将常温奶踢出了鲜奶阵营。
这下子常温奶阵营肯定不同意啊!于是干脆提出,既然这样,标鲜就没有意义了,所有奶都不能标鲜。
围绕着“标鲜”,两大阵营展开了激烈的口水战。
事关利益,绝非意气之争。
巴氏奶企业一般奶源不充足,缺乏奶牛饲养的发展空间,但因为靠近城市消费市场,在营销策划上主打“鲜奶牌”,以鲜取胜。
常温奶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质低价奶源,常温奶保质期长,在营销上突出“方便”和无污染,以价取胜。
通过简简单单的标鲜,前者是希望将常温奶与“鲜奶”行列彻底区分开来,拉开不同的档次。尤其是地方上的中小奶企,保持一个“鲜”字就好比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后者则干脆是釜底抽薪,扼杀巴氏奶在营销上的竞争优势,一举将巴氏奶阵营彻底挤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