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一章 转折的开始(十一)(2 / 2)

加入书签

越与晋两国的关系,开始紧张,以致发展到最后的敌对与武力对抗。</p>

赵智即位之初,整个国家千仓百孔,还处于平宗晚年的那场惨败,没有挣脱出来,对于越国的大举入侵,根本无力顾及,是夏中昭父子两人积极招兵买马,自募钱粮,率领军队支援岭南,与越国爆发激战,并且几度大败越国,保全了晋朝的国家威严与边地安全。</p>

出于边地的安危与稳定,赵智对于夏中昭父子两人,是非常重用与信任的,而夏中昭父子两人,生于贫寒,能够拥有今天的地位与权力,都是朝廷所给,所以他们父子对朝廷比较忠心,对于朝廷的命令也是向来遵从。</p>

到了赵智中期,国家从极度困难之中走出,国势有所恢复,于是,赵智开始有了削弱地方藩镇势力的心思,值此局面,夏中昭主动辞任锦州节度使,并把全部权利还与朝廷。</p>

夏中昭的举动,让赵智非常感动,随后对其进行厚赏,封爵黔中郡王,食邑五千户,这是赵智一朝数十年,继李忠、赵柏安之后,仅有的第三个外姓郡王,而且食邑之多,还要超过李忠和赵柏安。</p>

夏中昭退了下去,交出兵权,赵询出于稳定以及收买人心,让其子续领其本部兵马,担任锦州节度使,但是没有给他黔中道采访使的职位,把地方政务管理收回,可惜夏中昭的儿子命中无富贵,不到两年的时间,便是在锦州节度使的职位上病亡。</p>

赵智曾经有意让夏文凯继续担任锦州节度使,但是被夏中昭给拒绝了,他们祖辈三代单传,夏文凯能力平庸,地方藩镇节度使,能者居之,做的好,那是一场富贵,做的不好,那就是万劫不复,夏中昭对权势并无太大的野心,只想家族能够稳定,发展与壮大,长时间的传承下去,所以,夏中昭拒绝了赵智的好意,并让其嫡长孙夏文凯进京求职,以安朝廷与天子之心,赵智没有亏待夏文凯,任命他为金吾卫大将军,主管丰京城内治安。</p>

夏氏一族发展到今天,虽然族人单薄,名声不显,但因为夏中昭父子两人打下来的基础,他们虽然离开了,但是其曾经的许多部署旧将,依旧感怀他们父子两人的知遇之恩,所以,夏文凯每年回返黔中道祭祖,都会受到黔中道许多将领和官员的浓重接待,这说明了夏家,在黔中道的影响力并没有完全消退,只要夏中昭父子那一辈的老人,依旧当权,依旧活着,那么夏家在黔中道的影响力,就一直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p>

“夏将军突然进宫,可是有什么事情发生?”</p>

赵询对夏文凯的态度,显得有些冷淡。</p>

这不难理解,赵赫发动的那场政变,李勋前往金吾卫衙门求援,但是被夏文凯所拒绝,最后是因为李勋的强势,以及金吾卫内部许多将领的站队,逼得夏文凯不得不选择出兵。</p>

态度决定一切,夏文凯的这种谁都不得罪,保持中立的做法,无疑得罪了赵询,若不是因为顾忌夏家在黔中道的地位与影响力,赵询绝不会放过夏文凯,至少不会让他继续担任金吾卫大将军一职。</p>

夏文凯拱手大声说道:“皇上,就在一个时辰之前,张元府中的侍卫,冲入宇文真府邸,大开杀戒,全府上下一百三十二人被杀,只有六人活了下来。”</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