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粉条(1 / 2)

加入书签

 第二日天未亮,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雾气中,顾福郎穿了李氏之前做的只穿过一次的新衣,和顾老三两人一人揣了两个窝头便赶着驴车上路了。二人到了常氏木工的铺门口时铺子刚开门,小二打着哈欠将门板一块儿一块儿地打开,说明了来意小二赶紧将二人请进了店里。常氏能经历百年风雨,不是没有原因的,除了精湛的手艺,良好的运营,便是这识人用人态度。

小二领着二人去见了常慎之,父子二人将带的见面礼一小包茶叶和一小包桂花拿了出来。听说是茶叶,常慎之非常高兴,决定给顾福郎安排一个好师傅。看到对方喜欢自己送的见面礼,顾老三心里舒了一口气,昨天见常掌柜多喝了几口料想他应该喜欢这茶。

其实这茶只是普通的龙井,连顶级都算不上,只是翠屏用桂花重新熏制了,这是她的另一项手艺,以前不小心打翻茶叶偶然发现的,经过不断琢磨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细细叮嘱小儿子一番,要勤快多做事少说话之类的,顾老三便赶着驴车回去了。

顾如槿既然答应了要给顾安郎想出一个挣钱的营生,随后几天便绞尽脑汁地想着这个时代的技术能造出来的东西。

这日看到李氏在稀粥里面加的红薯块儿,顾如槿便想到了前世自己最爱吃的酸辣粉,那时小区门口有家老字号的酸辣粉,她每过一段时间都要言真陪着她去吃一次,言真吃不了辣就每次只看着她吃。后来呢?后来言真出车祸了她发现自己其实也不能吃辣,一吃就辣的掉眼泪。

她只知道酸辣粉是红薯做的却不知道具体怎么做,应该跟做凉皮差不多吧,前世有一段时间老妈迷上了做凉皮天天在家琢磨,那段时间她吃凉皮都快吃吐了。这个时代白面金贵,不能让她糟蹋了,况且天越来越冷,凉皮肯定卖不出去,酸辣粉倒是正好能吃。

说干就干,做凉皮要用淀粉,粉条应该也要,顾如槿先拿了十几块红薯洗干净切条晒干,用李氏借来的小磨盘将红薯干磨成粉,这她就不会做了只能让李氏帮忙,磨成粉之后便是洗浆了,经过反复漂洗沉淀,十几块红薯只得了一碗淀粉,之后又让来旺去镇上打了个薄薄的模板,将淀粉搅成糊薄薄地摊了一层,第一次试揭不下来,模板内刷了油再试,第二次揭下来都碎成了一块儿一块儿的,顾如槿有些气馁了,她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李氏看着女儿郁闷地坐在屋檐下,心里舒了口气,终于不糟蹋粮食了。

遇到困难就放弃不是她做人的原则,顾如槿细细查看了各个环节,发现古代的手工磨并不能像现代机械一样将粉磨得细细的,她磨得面粉质感粗糙,这样的话经过反复过滤出粉量会更低的。

“娘,红薯几文钱一斤?”她必须算好价格,不然赔本了就不好了。

“咱们一般是不卖的,红薯能填饱肚子,冬天要靠它过冬呢!”

“我是说镇上的粮食店一般卖多少钱一斤。”顾如槿边搓着手里的淀粉边继续问。

“应该卖两文钱一斤吧!”李氏也不太确定。

红薯两文一斤,一斤红薯出二两粉,若再磨一遍的话红薯粉能再细些,一斤粉就能出两斤粉条,也就是四斤红薯能出一斤粉条,一斤粉条大概能做十碗酸辣粉,假如七文钱一碗,也就是一斤红薯能卖十八文,除去红薯、青菜、花生之类的成本,一斤能赚十文钱,多少能赚点儿,顾如槿在心里算了一笔账。

顾如槿将这笔账算给李氏听,李氏一下就不心疼了,若真成了这可是有赚头的,若不成大不了自己少吃点。

两人又将红薯淀粉重新过滤了几遍,没想到一下子去了一大半,看来她还是高估了古代手工作坊的出产率,这样的话成本就会更高一些。

傍晚,顾老三父子俩及来福来旺结束了一天的劳作,青砖前天送来了,三天的功夫墙已经砌了半米高了。上了桌,父子俩不见饭菜,只一人面前摆了一碗黑黢黢的像药一样的东西,还有股刺鼻的味道。

“孩子他娘,你这是做的什么呀?”顾老三皱了皱鼻子问道。

“这是三娘做的,快尝尝味道怎么样!”李氏满脸期待地看着父子两人,刚做出来的时候她已经尝过了,又麻又辣又酸的,不过还挺好吃,吃过之后出了一身汗,浑身舒畅。

听是闺女做的新奇玩意儿,顾老三拿筷子挑了一根,吸进嘴里又辣又酸的。

“三娘这是面条吗?劲道是劲道,只是这味道有些奇怪。”顾老三咳了一声对顾如槿说道。

“大哥觉得呢?”顾如槿看顾安郎连吃了两口,期待地问道,“这是我想出来的营生。”

“我跟爹的看法一样,这味道有点怪。”

看来自古以来男生都不能接受这玩意儿,顾如槿颇为失望地想。

“我们可以把面条做成其他味道的。”看到三妹有些失望,顾安郎想到了一个主意。

对呀,粉条有许多种做法又何必非要做酸辣粉呢?

见爷俩不爱吃这个,李氏手脚麻利地炒了个青菜,自己拿了个窝头将两碗酸辣粉都吃完了。

饭后收拾妥当,顾如槿招了顾家人来商议此事。

“我本来是想让大哥去卖酸辣粉的,可是你们都不爱吃,想来其他人也很难接受,我又想了个主意。”看了顾家人一眼,顾如槿看门见山地道,“我们将粉条晒干了直接卖,这个东西方便耐放,可以带在路上煮着吃。”

“我今天跟娘算过了,若做精品的话六斤红薯能出一斤粉条,除去人工,红薯的成本是十二文,用自家的红薯成本会更低,我们卖成品三十文一斤,也就是一斤红薯能赚三四文钱。”顾如槿接着又道。

“这是新东西卖那么贵能有人买吗?”顾安郎开口说道,一斤红薯能挣三四文钱说起来是诱人,可东西做出来了卖不出去怎么办。

“物以稀为贵,新东西才好卖高价。”顾如槿看着顾安郎道,“这生意是给大哥的,大哥应该积极一些,这几天我跟娘先做出一些来,我们做好之后大哥就去试试。”这几天她也看出来了,这个兄长心不坏,只是有些畏手畏脚,又有些自私,希望他以后不要越长越歪。

“三娘,这不行,主意是你想的这怎么能给你大哥呢?”李氏急切地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