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第五章下)(2 / 2)

加入书签

话音一落,满朝哗然。怎么回事,突然变成了这样,当年清河王平叛,泾阳候守卫洛阳,二者军需怎么可能差不多,这个账簿上的亏空如果是清河王的还好,如果是宇文家的,那就严重了,私报军需。清河王在外浴血奋战,宇文家的士兵没有动一兵一卒,拨款却比神策军多。魏远志挪用宇文家的军需,会不会是泾阳候府怀恨在心栽赃的。朝野议论纷纷。

宇文濯皱眉,没有说话。

“胡说八道,就是这样也不能改变魏远志挪用军需的史实,至于是谁的重要吗”一个宇文一派的官员说到。

“怎么不重要,魏大人挪用军需是有罪,但是也是情有可原。清河王平叛,加上河间府大旱,朝廷未能及时赈灾,长久下去民心不稳,而泾阳候府的军需…”

“宇文世子,说句良心话,就算当年候府军队依诏守卫洛阳,但是真的是需要那么多,还是因为鲜卑与清河崔氏的矛盾…”

“住口,清河王也是你可以随意谈论的吗”北魏皇冷声说到。

官员低下头没有说话了,此时堂上鸦雀无声,都被这个消息镇住了。

这下道好了,还没有理清楚清河王军需亏空的事,又要解决泾阳候府军队军需过高,存在欺上瞒下的事。如果宇文家的事坐实,那么魏府反倒是为国为民的一面了。而且魏远志是在暗指是宇文府亏空了清河王的军需给了自己。当时河间府饿殍遍野,而神策军虽然没有军需供应,但是凭借着清河王卓越的军事才能,扭转乾坤,可最后清河王还是负伤,神策军也是打击不小,而这个时候发现有人其实拿的出粮食以及钱财来…,宇文府必遭风口浪尖。至于为什么宇文家要针对清河王,恐怕大部分鲜卑贵族要牵连进来。

好狠,这招祸水东引,恐怕到最后牵连的就不仅是宇文候府和清河王了,连清河崔氏甚至是宗室都要牵扯进来。崔颢冷笑,脑子没有多聪明,胆子倒是真的不小。

北魏皇神色晦暗不明。

“世子,是否如此”北魏皇问道。

“回陛下,臣,不知道”宇文濯还是懒洋洋的说到。“就臣所知,臣麾下军需条条框框都是记录在册的,都是有所出处的,但是他这么言之凿凿,连我自己都差点不相信自己了,敢情你连我们家士兵一顿吃了多少饭都知道啊”

北魏皇皱眉,见他们还想吵下去。连忙挥挥手。

“这件事宇文世子不适合再查下去,就由刑部协同大理寺查证,连同宇文府军需的事一起查,朕只要结果。”说完就起身挥袖走了。

朝臣们面面相觑。

洛阳北郊

连绵的雨季到了,雨滴从屋檐上连珠子似的落到地上。

温泠’凝视’着眼前的雨幕,站在阶梯上。

身后的小丫头阮阮在后面说到“小姐,虽说到了春季,但是春雨连绵,春寒伤身,您不要在风口站着。”

“好,你去看看绒绒的饭好了没有。”温泠转过头笑着对她说,虽然双眼被白纱覆着,只看到额眉以及鼻梁下面,但是面部的弧度和清软柔和的嗓音还是让人很舒服。

“好的,小姐”阮阮转过身去了厨房。“不知道今天吃什么,绒绒那小丫头不会偷吃吧,本来粮食就不够。”

温泠转过头,面向雨幕。烟雨朦胧中一个身影慢慢清晰。

“小姐”男子弯腰,屈膝,雨水顺着额边留下。

温泠抬了抬手,示意他起来。

“小姐,魏府就要从这件事脱身了,账户和河间府当年大旱符合”男子起身说到。

“嗯,我知道了”女子还是语调平缓。

“此前并没有关于河间府的风声,河间府倒是的的确确有事,不过不是赈灾得当,魏远志为民奋不顾身。”

“嗯,本来也没打算就这样扳倒他。”

“只是,此次魏氏名声大噪,民心归属,就是因为这个。此前开阳查到河间府的那件事可能走漏消息。”

“我知道,我走漏的”女子淡淡的说。

男子略显惊讶,但是之后仍然平静。

“不问问,为什么嘛”

“小姐吩咐,我们做就是,没什么好问的”男子恭敬的说,对他们来说小姐做什么都是对的,不需要解释。

“天权还是这么直接。”女子似是无奈,低笑着说到。

“为了给齐家一个大礼啊”女子清冷的声音缓缓传来。“至于魏家,站的高摔得惨,从云端到地底,一线之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